蝜蝂这则寓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024-02-21 13:51

再加一个:学校举行推广普通话活动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再加一个:学校举行推广普通话活动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展开
1个回答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化民族凝聚力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8)普普通话,从我做起

(19)说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相关问答
《蝜蝂传》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2-22 15:10
自己犯了错了,被罚后还不知悔改,看到别人像自己一样下场很惨,还不知悔改。至道自己死亡。借蝜蝂来写那些贪得无厌的人!
蝜蝂这则寓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9 08:04
  典故: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其又好上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
全文
蝜蝂之死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4-30 00:04
出自《柳河东集》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
全文
“蝜蝂之死”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故事?有什么寓意?
1个回答2024-02-08 20:06
  典故: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其又好上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全文
蝜蝂古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7 15:23
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是没有好的下场
蝜蝂之死用一成语来表示
1个回答2024-01-30 17:44
贪得无厌 【拼 音】:tān dé wú yàn 【解 释】: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 处】:明·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用民不恤;贪得无厌.” 【示 ...
全文
简析《蝜蝂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1-25 09:19
试题答案:  第一段写小虫持物负重的本性。这种小虫见东西就往背上背,还喜欢爬高,以致被压得不能动,或摔死。这一段是描写。   第二段讽刺像小虫一样贪得无厌、追逐名利的人。这一段是议论,将讽刺矛头直指“...
全文
蝜蝂传这则寓言有什么特点
2个回答2023-12-04 11:49
行:行走。 辄:就,总是。 卯:高举着头。 卒:死。 或:有时。 已:已经。 特点:这则寓言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对比写法,用蝜蝂的生活习性同“嗜取者”的思想...
全文
蝜蝂传这则寓言有什么特点①行:②辄:③卯:④卒:⑤或:⑥已:还有这些解释
1个回答2024-02-18 07:59
行:行走.辄:就,总是.卯:高举着头.卒:死.或:有时.已:已经. 特点:这则寓言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对比写法,用蝜蝂的生活习性同“嗜取者”的思想行为作对比.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