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的来历

2024-02-21 23:33

1个回答


七国纷争时期,齐国齐威王欲提升阿城令,治罪即墨令。但是丞相却说:“经派遣使者查实,阿城令所管辖的地区,田野荒芜,民众逃亡,工商不振。阿城令将府库的赋税用来贿赂我王身边的官吏和太监,猎取美名。即墨令所管辖的地区,田野开辟,民众富饶,工商兴旺,村社无械斗,民众皆同声称赞,但是却不善疏通,以至于传到我王处,是官声不佳。”齐威王非常气恼道:“岂有此理?齐国整顿吏治数年,竟然有此等颠倒黑白之事?”

丞相问齐威王:“请问我王,我算不算齐国最美的美男?”

齐威王感到莫名其妙。

丞相继续说:“今天早晨起来,我问我的妻子,我是不是秦国最美的美男?妻子笑着回答,夫君雄姿英发,俊逸非凡,自然是。遇到妾,又问妾,我是不是秦国最美的美男?妾妻子笑着回答,夫君天上骏马,自然是。碰到客人,又问客人,我是不是秦国最美的美男?客人答道,公乃人中豪杰,自然是。”

齐威王沉吟不说话,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丞相继续说道:“我想,臣妻说我美,是爱臣过甚;臣妾说我美,是怕失去臣之宠爱;客人说我美,是有求于臣。爱臣,怕臣,有求于臣,皆说违心之言讨好于臣。宫中妇人都喜爱我王,朝中之臣都惧怕我王,境内之民都有求于我王,可想而知,我王究竟能听到多少真话?”

齐威王幡然醒悟,拱手道:“丞相拨云见日,我当广开言路,整治吏治。”

于是烹杀阿城令,并且烹杀了十五名亲信侍臣、十三名朝臣和地方官员,晋升即墨令。

而且在大街两旁张挂起了《许民诽谤令》。根据这道法令,齐国大小近百座城池的主要大街,纵横齐国的十条官道两旁都立起了“谤木”。官道旁每隔五里立一块,城池街道每隔三十丈立一块。实际上就是在一根与人等高,粗大的木柱上方,钉上一块大大的方形木板,专门供民众或者写或者画刻,评点官员,抨击时政,或者提出自己的国策主张。“谤木”写满,有官员随时更换,写有字画的谤木必须全部上缴王宫官府,任何地方官署不得扣押。这便叫“诽谤”。

齐威王的许民诽谤令,是广开言路的旷古创举,他大大激扬了齐国的民气,人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向国王进言。大小官吏则觉得时时有万民监督,不敢有丝毫懈怠。事实上,齐国真正清明的吏治,正是从许民诽谤令开始的。

 

相关问答
遭人诽谤怎么办,遇到诽谤怎么办
1个回答2023-02-13 20:50
动画作品 , 动画
诽谤的意思是什么?
3个回答2022-09-12 07:07
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诽谤
1个回答2024-01-31 03:19
诽谤是指故意捏造或散布虚假的事实以毁损他人的名誉。
诽谤
1个回答2024-02-17 04:44
可以提起侵害名誉权的诉讼
我这是诽谤吗?
1个回答2022-09-25 05:06
以一个顾客的心理回答:如果有人这么问我,毫无疑问是怀疑我,我肯定会很不舒服。至于打人可能倒干不出来
诽谤者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12-06 22:51
1、诽谤者,苏联文学团体。全称为“全苏工农作家联合会‘山 隘’”,是沃朗斯基于1923年底至1924年初在《红色处 女地》杂志编辑部内建立的。 2、“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诽谤
1个回答2024-02-01 22:35
可以起诉,应当能胜诉。
以诽谤为题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2-22 09:30
一阵狂风过后,成片的芦苇安然无恙,挺拔的树木却被连根拔起。同样,一张白纸会被风随意吹走,一只远比纸小的蝴蝶却在原地只做摇摆。这是什么道理?芦苇、蝴蝶看似弱不禁风,却能与大地相连的站稳脚跟,芦苇用倒...
全文
成语:诽谤的话
1个回答2024-02-23 02:40
您好! 诽谤的话:流言蜚语
诽谤
1个回答2024-02-27 05:08
你是否提出相关证据证明。为了全面了解案情,更加详细地分析案情、回答咨询,希望你能提出证据与律师见面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