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和陶器有什么区别

2024-02-22 11:32

1个回答

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区别是烧制温度和原料等项目不同。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一个粗略的建议是土器在正常情况下烧制温度约在1000至1200℃之间;石器约在1100至1300℃之间;瓷器则约在1200至1400℃之间。但陶瓷器在窑的烧成方式除了受达至的最高温度影响外,亦受到烧制时间的长度影响。

所以窑中的最高温度通常会维持固定至一定时间去"浸泡"陶器,以达至陶器坯体所需的烧成。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拓展内容:

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和化妆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相关问答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2-29 06:58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一使用材料;二烧成温度,二者缺一不可。陶器可以使用包括瓷土在内的各种矿物粘土制作,烧成温度较低,多在700—1000℃之间,胎体基本烧结,不再遇水分解,但气孔率和吸水率较高。...
全文
瓷器和陶器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3-04 19:34
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区别是烧制温度和原料等项目不同。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
全文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是什么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在于哪里
1个回答2023-12-03 05:35
1、原料不同:原料不同是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之一,陶器的原料比较普遍,一般的黏土都可以作为陶器的原材料,在烧制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就可以烧制出陶器。而瓷器的原材料一般为高岭土,而高岭土的取材...
全文
什么是瓷器,什么是陶器?
2个回答2022-08-29 20:18
果然是秀才,看不过来了,太长。其实简单的说瓷器就是比较细密的陶瓷,陶器当然就是指看起来较粗的陶瓷啦,更详细的区别,那就耐心看上面的吧。
陶器和瓷器有什么区别
3个回答2022-12-23 20:18
有区别啊,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在于一个是“陶”字,一个是“瓷”字,后面的器都是一样的。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2-13 23:49
1、烧制温度不同 陶器的烧制温度相对低于瓷器,最低可以达到800摄氏度以下,最高可以达到1100摄氏度左右。瓷器的烧制温度则不同,相对较高,一般都在1200摄氏度以上,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1400...
全文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个回答2023-12-03 20:50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原料、制作温度、透光性、声音和外观等方面。 1. 原料差异: 陶器使用的是一般的黏土,这种黏土随处可见,易于获取。将黏土成型后,进行低温烧制即可得到陶器。 瓷器则使用的是...
全文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1个回答2023-12-04 14:31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是概念不同、烧成温度不同、使用原料不同、坚硬程度不同、透明度不同。 1、概念不同 陶器是用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烧制而成的物品。瓷器是一种由...
全文
陶器和瓷器有什么区别?
3个回答2022-11-17 15:48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
全文
瓷器和陶器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11-19 10:30
瓷器几乎是不吸水的,而陶器是吸水的。瓷器烧成温度高,陶器烧成温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