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故事

2024-02-22 17:42

1个回答
殷雪梅

用生命铸就师魂--记英雄女教师殷雪梅

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在学生队伍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女教师殷雪梅毅然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6名学生推到路边,而自己却被车子撞飞到25米外……

孩子得救了,但殷雪梅却永远地走了。殷雪梅是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她用爱心教书育人,以真情关爱学生终于职守,更在危急关头用生命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 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相关问答
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06:06
殷雪梅 用生命铸就师魂--记英雄女教师殷雪梅 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在学生队伍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女教师殷雪梅毅...
全文
不徇私情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15:10
裴光德垍在中书。有故人,官亦不卑,自远相访。裴公给恤优厚,从容款狎,在其第无所不为。乘间求京府判司。裴公曰:“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
全文
徇私废公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4-16 21:32
xùn sī fèi gōng 成语释义 徇:曲从。曲从私情,弃置公理 成语出处 宋·苏颂《论省曹寺监法令繁密》:“若官司措置失当,及徇私废公,致有赴诉,并委台察纠案。” 感情色彩 贬义...
全文
赵括母不徇私情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13:10
殷雪梅 用生命铸就师魂--记英雄女教师殷雪梅 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在学生队伍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女教师殷雪梅毅...
全文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徇私情无私奉献的人,请告诉我他们的一件感人故事,谢谢
1个回答2024-01-26 18:48
用生命铸就师魂--记英雄女教师殷雪梅 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在学生队伍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女教师殷雪梅毅然张开双臂,...
全文
徇私枉法典故
1个回答2023-12-13 15:43
  徇私枉法的意思是为了私情、私利而做不合法的事。徇私枉法有什么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徇私枉法典故,供大家阅读!   徇私枉法典故   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
全文
法不徇情文言文
1个回答2024-02-11 21:27
1. 法不徇情文言文 墨者有巨子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
全文
【徇齐】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25 06:34
徇齐:敏慧。《史记*五帝记》:“黄帝者,弱而能言,幼而徇齐。”徇,疾也,齐,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 以上文字抄于《词源》,大意是: 徇齐,敏慧的意思。《史记*五帝记》中记载:“黄帝这个人,幼小时就...
全文
【法家人物故事】申不害徇私谋官
1个回答2024-01-13 14:01
申不害反对立法行私。 他说:“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认为国君既要掌握驾驭群臣的"术”,又要做到正直无私,这样臣下才能忠于职守。他曾对韩昭候说:“法者,见功而行赏,因能而受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