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餐故事16:财神范蠡的故事(3):三散家财为商圣

2024-02-24 03:10

1个回答
第一次散财

范蠡和文种一起帮助越王勾践灭掉了吴国,并逐步称霸中原。

范蠡与文种自然成为越国最大的功臣,被尊为上将军,高官显位,荣华富贵,自不待言。就在这功成名就之时,范蠡却毅然向越王辞行,越王为了挽留范蠡,先是承诺富贵,继而威胁,然而范蠡最终还是辞掉了高官厚禄,将家产全部充公,离开了越国。这就是范蠡第一次散尽家财。

离开越国的范蠡,先是来到齐国,改名叫鸱(chī)夷(yí)子皮,他亲自率领家人在海边辛苦劳作,治理产业。他们垦荒种地生产粮食,还利用海边的渔业盐业资源,开展商业贸易。经过全家人辛勤劳作,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

第二次散财                            

齐王听说了他的才干,便派人请他做齐国的宰相。而范蠡却喟然感叹道:“治家理财,有千金之富,又有宰相的官职找上门来,这些看似幸运的事情,对我这样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详的征兆啊”。

他归还了齐王的相印,邀来朋友乡人,把数十万的家财尽数分给他们,只留下些便于携带的珠玉,作为日后经商的资本。散尽家财后,他连夜走小道离开齐国。这是他第二次主动从事业的巅峰急流勇退。

第三次乃至多次散财                                  

古文中的数字“三”,本就有泛指“多”之意。

离开齐国后,范蠡迁居到陶,再次改名换姓,自称朱公,人称陶朱公,在陶地他率领家人重新创业,不久便再次成为当地首富,财产远远超过在齐国的时候。据史书记载,在他从商的十九年中,几次积攒了数以千计的黄金。“天下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为当时天下首富。

司马迁曾评论他是“富好行德”。他富裕之后,没有象其他有钱人那样购田地,建城堡,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周围的民众遇到灾害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布施,亿万家产,一日荡尽。

但,这次散财之后不到几年光景,他再次积累起了万贯家产,速度之快,非世人所能及。而且,范蠡的善举并不止步,当灾害再出现的时候,他就再次把全部家产布施了,这样的布施一连有很多次。

为富且仁,所以被世人奉为财神!

Ps:

鸱夷子皮chī yí zǐ pí

所谓"鸱夷"者,盛酒之壶状器具也,是一种皮质的口袋,用时"尽日盛酒";不用时,可收起叠好,随身携带。是古代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韧性很大的"酒囊"。直到宋代仍有此物,苏轼曾在诗中写道:"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 。"子皮"者,"皮子"也,"鸱夷子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酒囊皮子"。

范蠡为何会用这么一个看似粗俗的名字呢?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鸱夷子皮虽然原指古代牛皮做的酒器,伸缩自如,即酒囊皮子,看似粗俗,实则蕴含能屈能伸,包罗万象、吞吐天地之意。范蠡的境界达到了"空"和"忘我",挥洒自如,姓名更是如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胸襟之开阔,超凡脱俗!这是范蠡用此姓名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层原因是便于在陌生之地生活、经商和发展,范蠡经营的主要是饲料、繁殖、销售牲畜的农牧业,雇用了大批劳动力,要和农夫、驭手、屠户、运夫等"下里巴人"打成一片,和当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事业的发展,用范蠡的大名,显得冷僻严肃。而用通俗幽默的"酒囊皮子"介绍自己,恐怕话一出口,对方就乐了,雇主和雇工之间的隔膜也就会冲破。一个"外来客"想在陶地治产经商,不放下架子入乡随俗,不和当地人融在一起,是寸步难行的。

第三点是"鸱夷子皮" 具有营销思想,这个名字本身就具有广告、品牌效应。当人们对看起来很好听的名字感到麻木时,对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俗名"更容易记住和关注,中国历代的商业名家,不少人采用了"王麻子"、"狗不理"等俗而又俗的"字号",如今"撒尿牛丸"、"傻子瓜子""酒鬼"也都是声名远播,他们是否受到"鸱夷子皮"的启发,在下不敢妄言。但只要想一想当今人们在开公司、办实体时总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设计醒目徽标,就会明白范老先生在两千多年前为何更名易姓了。

还有种说法,

“鸱夷子皮”是为了表达范蠡对伍子胥的歉意;又或说是为纪念西施

吴王夫差打败勾践后,伍子胥力谏夫差;指勾践不可信,应诛之免除后患。但夫差迷于西施美色;且见勾践尝粪示“忠”;加上太宰伯嚭受贿替勾践美言,遂不纳伍子胥之谏;更信谗言赐伍子胥属镂剑自杀。

伍子胥愤然对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也就是说:将我双眼挖下来挂在城楼东门上,看着东边的越军攻进来。夫差得悉此事,勃然大怒,便用“鸱夷”载着伍子胥遗体弃钱塘江,令其无葬身之坟。所以范蠡为了表示对伍子胥的尊重和歉意,取名“鸱夷子皮”。

再说勾践打败夫差,得以复国后,当年奉命迷惑夫差的西施仍在。勾践迷于西施,欲纳为己有,但遭其妻反对。勾践妻心狠手辣,为免夜长梦多,也用“鸱夷”封裹西施,沉于钱塘江溺毙,范蠡哀伤之余,为悼念西施,取名“鸱夷子皮”。
相关问答
范蠡经商理财十八则原文?
1个回答2024-03-11 08:10
范蠡的“经商十八则”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
全文
商圣范蠡的生财之道(一)
1个回答2023-11-13 18:24
财富是如今许多人比较关心的话题,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不管大家怎么挣,怎么努力争取,最终的结果大多还是那样,有钱的还是有钱,没钱的还是没钱。于是我们发现了第一个问题,钱财看来不是想挣就能挣来的,不是说光...
全文
范蠡有哪些名言,商圣范蠡经商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3:56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贵极反贱,贱极反贵。(贵的商品要像粪土一样快快抛出,贱的商品要像珍宝一样快快买进.)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
全文
商圣范蠡经商故事范蠡有哪些名言?
1个回答2024-03-06 21:00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贵极反贱,贱极反贵。(贵的商品要像粪土一样快快抛出,贱的商品要像珍宝一样快快买进.)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
全文
范蠡为什么被当做“财神”?看看他经商后的成就
1个回答2023-12-19 19:43
范蠡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帮助勾践成功灭吴复国。不过范蠡此后却被人们称为财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范蠡还有令一个身份,就是他是道商鼻祖。功成名就后的范蠡并没有选择继续待在勾践身边,而是及时选择退位,...
全文
范蠡有哪些传奇,他和财神爷有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1-22 05:56
范蠡就是财神爷之一。经商富可敌国,财富散尽还复来。
商圣范蠡是谁、商圣范蠡介绍
2个回答2022-05-31 18:00
我所知道的范蠡是送西施去吴国的一位大官
范蠡是商圣?
1个回答2023-08-08 05:00
不是吧,他曾辅佐越王勾践复国,但知道只能与勾践共苦,不能共富贵,就到别国经商了,虽然发愁了,但没听过是什么商圣
商圣范蠡是谁啊?什么意思啊?
2个回答2022-09-24 23:31
貌似是战国时期的人,最后和西施私奔的·
商圣范蠡的人物简介
1个回答2024-02-22 06:00
范蠡,生于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道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我囯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均以“士、农、工、商”为列,士为...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