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是怎样成为战国名将的?

2024-02-24 04:55

1个回答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抗击匈奴

李牧早年事迹不详。战国时期,赵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逐渐崛起,时常劫掠赵国边境地区。李牧奉赵王的命令,长期驻守于代郡、雁门郡,以防备匈奴的袭扰。李牧在当地享有军政特权,可以截留驻防城市的租税作为军费。李牧优待兵士,下令每天宰牛犒赏士兵,教授他们骑马射箭,还命令士兵悉心看守烽火台,屡次派出间谍侦察敌情。匈奴每次派军队袭扰时,李牧下令坚壁清野,收拢军队退入营垒固守,胆敢出战者一律斩首。几次三番,匈奴的袭扰都无功而返。由于李牧数年不出战,匈奴认为李牧胆怯,就连赵国的边防士兵也认为李牧胆小怕事。赵王屡次责备李牧怯战,李牧充耳不闻,依然如故。赵王发怒,另派将领接替李牧。新将一改李牧坚壁清野的作战策略,匈奴来袭时主动出击,结果败多胜少,损失极大。赵王不得已请李牧官复原职,但李牧称病不出。赵王无奈,强迫李牧前去赴任,李牧要求赵王不得干涉他的军事策略,赵王应允。

李牧官复原职后,按照原来的军事策略,坚守不战,匈奴一无所获。经过数年的经营,李牧的边防军兵精马壮,军队士气高涨,士兵宁可不要赏赐也情愿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精选战车1300辆,战马13000匹,勇于冲锋陷阵的步兵5万人,善射的弓兵10万人,准备与匈奴决战。李牧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派大批牧民驱赶牲畜放牧。匈奴派小股人马进行劫掠,李牧佯装战败,故意将几千人丢弃给匈奴。获得小胜后的匈奴开始轻敌,单于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广布奇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一举击破匈奴10万骑兵。李牧乘胜攻灭?褴,击破东胡,降服林胡,匈奴单于落荒而逃。此后十余年,匈奴再也不敢进犯赵国边境。

屡败不可一世的大秦军

主条目:合肥之战和番吾之战

前243年,李牧以国相之职,担任使者出使秦国,两国订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的质子。由于廉颇和乐乘的相继出奔,使赵国缺乏优秀的军事将领。前243年,赵悼襄王命李牧率军攻打燕国,夺取了武遂(今河北省武强县西北)、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西南)。

秦王政继位后,秦国加紧了统一六国的步伐。前234年,秦王政派桓?t攻克赵国的平阳(今河北省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省磁县西南),斩首10万,杀赵将扈辄。次年,桓?t再次率军从上党郡翻越太行山,进攻赵国的赤丽、宜安(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宜安镇)。赵幽缪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军反击,大破秦军于肥(今河北省晋州市西),桓?t畏罪出奔至燕国,李牧因战功受封武安君。前232年,秦军再次兵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至太原郡,夺取了狼孟(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主力军至邺(今河北省磁县南),向南番吾(今河北省磁县境内)进攻,再次被李牧击破。李牧随后又成功地抵御了韩国和魏国的进攻。虽然李牧多次取得胜利,但赵国士兵阵亡数十万,数战之后,仅剩首都邯郸自保。

李牧被杀赵国灭亡

前231年,赵国代郡发生大地震,自乐徐(今河北省满城县西)以西,北至平阴(今山西省阳原县西),房屋倒塌大半。次年,赵国再次遭遇饥荒。秦国趁赵国连遭天灾之机,大举进攻。前229年,秦国军队数十万兵分三路,一路由王翦率上地秦军翻越太行山,攻克井陉关,围攻赵国中部;一路由杨端和率领河内秦军北上,经临漳(今河北省临漳县)、邺,进围赵国首都邯郸,羌?也率军进攻邯郸周围地区;一路由李信率领,经太原郡、云中郡,进攻赵国的代郡。赵幽缪王派李牧为主将,司马尚为副将,率军御敌。在关系到赵国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却发生了李牧被杀的事件。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李牧死后仅三个月,王翦率军攻破赵国首都邯郸,赵葱被杀,赵幽缪王及颜聚被俘。赵公子嘉率领宗族百人逃奔代郡,自立为代王。前222年,秦将王贲趁灭燕国之势转而攻代郡,俘虏代王嘉,赵国彻底灭亡。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李牧都属于常胜将军,一生无一次败绩,可惜李牧所处的环境要比白起恶劣的多,即使这样李牧仍能捍卫赵国江山,可见其军事才能,难怪能称得上战国四大名将?天时地利人和基本都没占上,只能说是天命难违!

相关问答
李牧是谁
1个回答2024-02-11 20:17
人名。一般指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前229),他与白起、王翦、廉颇一同被后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另有同名人物多人: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花鸟画家、医生、硕士生导师等。
战国李牧的儿子
1个回答2024-03-05 16:40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长子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前245)名丹。惠文王子。前266年即位。秦军来攻,拔三城,触龙说赵太后以长安君为质于齐,齐援赵。韩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归秦而附赵,赵令廉颇发兵取...
全文
李牧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5 20:07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3]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
全文
李牧简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08 05:55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 ...
全文
李牧简介
1个回答2024-04-01 12:33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
全文
关于李牧的武侠小说
1个回答2022-05-01 13:42
黄易《寻秦记》
李小牧的电影?
1个回答2022-05-07 19:43
《歌舞伎町案内人》
与李牧相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8 10:51
弃车保帅 李代桃僵,此语出自《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难一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此计用在军事上,...
全文
与李牧相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3:38
弃车保帅 李代桃僵,此语出自《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难一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此计用在军事上,指在敌...
全文
和李牧相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6:46
舍车保帅 李代桃僵 这是说的李牧的战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