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至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2024-02-27 02:22

1个回答
李离是晋文公的狱官,他错误地听取了下级的汇报而判人死罪,把自己关押起来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从了下级汇报而判人死罪,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晋文公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狱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应判自己的刑,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您因为我能审察不明显的和判定疑难案件,所以让我当狱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判人死刑,罪责应当死。”于是他仍不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相关问答
李离伏剑的故事是真的吗
1个回答2024-01-21 19:25
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晋文公时代的最高司法长官李离,一次根据下属向他汇报的案情,将人错判了死刑,便自己把自己拘押起来,准备抵当死罪。晋文公说:“官阶有高低,处罚也有轻重,这案子是下面人弄错了,...
全文
李离的故事,李离伏剑
1个回答2023-12-08 14:35
李离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掌管刑罚的最高长官,一向秉公不阿,执法如山,视法律比生命更重要。 有一次,李离在查阅过去的案卷时,竟发现了一起错杀的冤案,感到惶愧不已,他觉得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不...
全文
李离是春秋时晋文公的狱官。当他发现因自
1个回答2024-02-10 04:54
【答案】D 【答案解析】 文段说的是李离错判案后坚持接受处罚的故事,说明他以身作则、执法守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太史公曰 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2-09 10:25
《循吏列传》里面的。这个故事首先你知道不? 翻译很简单,李离因为错误的判决了别人死刑而自杀抵罪,通过他的这种行为帮助晋文公整肃了国家法律。 具体的懒得展开了。
李离伏法的解析
1个回答2023-12-02 22:13
以今天的眼光来解读,李离殉法,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在面临君命与法律相抵触时,他选择违抗君命来维护法律的尊严。也就是说,在李离看来,法律是高于君命的。自古以来,“君命不可违”是条铁律,为了君...
全文
李离伏法的介绍
1个回答2023-12-03 20:45
李离,大约出生于今天的山西省侯马市一带,生卒年份无从考证。据汉代著作《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李离在春秋时代晋国的晋文公时期担任理官一职,他因错误地听取了下级的汇报判人死罪,所以把自己关押起来定了死罪...
全文
关于“李晋王”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9 22:51
五代后晋皇帝李克用李克用朱温为答谢李克用出兵相助,特地在汴州驿馆上源驿设宴款待,为其庆功接风。此时的李克用二十八岁,比朱温小了四岁,李克用年轻气盛,加上刚建战功,对朱温有恩,因此酒席上异常骄横,喝酒之...
全文
有几个叫李晋的
1个回答2022-06-24 00:51
姓名为 李晋 的用户共有3760人,其中 女生21.25%,男生78.75% 虽然是不完全统计,但是也能反应一个比较直观的情况 名字只是一个称谓,每一个人才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李晋王”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12 08:41
李克用 朱温为答谢李克用出兵相助,特地在汴州驿馆上源驿设宴款待,为其庆功接风。此时的李克用二十八岁,比朱温小了四岁,李克用年轻气盛,加上刚建战功,对朱温有恩,因此酒席上异常骄横,喝酒之后更是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