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奋斗有关的事例

2024-02-27 05:07

kuai
1个回答
压力与奋斗

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这一点稍稍懂点化学的人都知道.然而,美国一位科学家却在5万到10万个大气压和1200----2000摄氏度的高温下,利用人工方法改变原子排列,使石墨变成了金刚石.这不仅使我想起了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石墨如此,人不也是如此吗?

在人的一生中压力是无法避免的。19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的巴尔扎克,也曾走过一段由“石墨”变为“金刚石” 的坎坷道路。他早年从事商业,惨遭失败,负债累累。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勤奋写作,用版税来打发债主。正是因为面对强大的压力,他才奇迹般地写出了几十部长篇小说。从巴尔扎克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压力对它的成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它自身的追求和奋斗也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生,不应该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压力时刻伴随着你,然而压力并不是阻力。相反,乐观主义者把它作为人生道路的一种动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功。

现在的我们,正处在压力重重之中。这些压力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有两种选择、两种去向:要么急流勇退,要么知难而上。十年寒窗苦读,谁愿将心血付之东流呢?莘莘学子自然是慷慨激昂,背水一战,信心十足,意志坚定。这样,压力就会变成激发创造力的源泉。要向进入大学那神圣的殿堂,只有奋斗,因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点“石墨精神”,勇于承受压力,战胜压力,不懈奋斗,不懈努力,在压力中发愤努力,在努力中脱颖而出。一个人有了这样的精神与气概,成功怎能不属于他呢?

同学们,在压力中奋斗吧!在路的尽头,蒙娜丽莎已向你发出永恒的微笑,惠特曼的诗篇在向你召唤,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已经为你奏响。
相关问答
关于青春奋斗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6 13:53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穗斗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 终...
全文
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30 00:14
1、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
全文
有关奋斗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2 03:32
童第周是我国著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全文
关于青春奋斗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08 08:44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 终于忍...
全文
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2-04 17:20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 1、邓亚萍: 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青春时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
全文
求关于奋斗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2-12-24 00:57
坚信 天生我才必有用
关于奋斗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3 17:29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巧前...
全文
求有关奋斗的作文的自身事例
1个回答2024-03-01 17:01
人的一生,在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成功。 居里夫人就是一个奋斗者。在多年的奋斗中,她发现了一种放射性元素——镭。这就是她奋斗的结果——成功,为人们作出了贡献。 也有一些人说:“我也奋斗过,为什么没有...
全文
奋斗精神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3 23:22
关于奋斗精神的例子: 1、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轿毁埋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
全文
关于自我奋斗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08 06:13
1、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2、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