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科学精神的成语

2024-02-27 05:09

1个回答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体现科学精神的成语,希望大家喜欢!

体现科学精神的成语1

目不转盯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一心一意

目不斜视、

一丝不苟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专心致志

手不释卷

体现科学精神的成语2

【爱博不专】:专:专一,专注。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低心下意】:指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目不别视】: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情有独钟】: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情之所钟】:钟:汇聚,专注。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我辈情钟】:比喻自己对人对事感情强烈、专注,不能忘情。

【心不两用】: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心凝形释】:精神凝聚,形体散释。指思想极为专注,简直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

【一见钟情】: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体现科学精神的成语3

实事求是 默默耕耘 与时俱进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刚正不阿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襟怀坦白 高风亮节 叹为观止 万民称颂

光明磊落 歌功颂德 文质彬彬 堂堂正正 忠心耿耿 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体现科学精神的.成语4

1、阐幽发微:阐明事物的深层次原理,揭示说明事物细微之处。

2、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3、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4、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5、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6、逐夲求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或探索源头,追究根本。

7、西学东渐:渐:流入;东渐:原指河水东流入海,引申为向东方流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向东方流传。

8、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9、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0、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

11、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2、求真务实: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13、白首穷经: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14、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15、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16、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相关问答
科幻书比故事书多4分之1,科幻书是故事书的百分之几?故事书比科幻书少多少?
1个回答2024-01-23 06:02
科幻书是故事书的 125%  故事书比科幻书少20%
有没有发展科技的都市小说 类似天书科技 天才科学家的
1个回答2022-12-09 08:26
科技传承,懒神附体
故事书与科技书本数的比是七比五, 如果科技书再多三十本,两种书就同样多了。科技书原来有多少本?
1个回答2024-01-26 15:41
科技书多30本两者一样多,说明故事书比科技书多30,设科技书有x本,故事书就是7x/5,所以有7x/5-x=30,x=75。 所以科技书有75本
某一个汉字的来历科故事科科?
1个回答2024-05-22 09:00
在很久很久以前,农民种的庄稼由于受到鼠害的影响,收成很少。后获悉有一动物“狸”,也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野猫,善抓老鼠。故农民就开始养“狸”来保护庄稼,为了区别家养和野生的差异,根据其工作是保护庄稼...
全文
自己写的科学童话或科学小品
1个回答2024-01-30 23:49
色光认得时光蝴蝶花愤怒大概今年儿歌忽然后天局日射角条件容易肃然人环传统具体依靠眼对于安静否虽然个防空壕 该
“本科”的来历是什么?为什么叫“本科”?
1个回答2024-02-02 01:48
1、指进士科。《宋史·选举志一》:“开宝三年(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2、犹今科。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三节:“倘有因丁忧或别项事故,而不能于本...
全文
高中理科生每一科都要学几本书?
1个回答2023-02-01 13:05
每一科一年一本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