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价十倍的阅读答案

2024-02-27 08:15

1个回答
注释译文  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市场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注释
  1、比:接连 ,连续。
  2、莫:没有谁。
  3、知:知道,了解。
  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5、旦:天。
  6、立:站立。
  7、于:在。
  8、言:交谈。
  9、愿:希望。
  10、还:音义通“旋”,围绕,转圈子。
  11、顾:回头看。
  12、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3、乃:就 ,于是 。
  14、去:离开。
  15、顾:回头看。
  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
  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18、见:拜见,谒见。
  19、子:代词,代指伯乐。
  20、一朝之费:一天的花费
句译
  1)人莫知之:人们不知道那是(一匹好马)。
  2)人莫与言:人们不跟他交谈。
  3) 臣请献一朝之贾: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4)愿子还而视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
  5)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有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也不知道他卖的是 好马
  6)去而顾之: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
  7)一旦而马价十倍:一天马价涨了十倍
  8)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
寓意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伯乐相马传说故事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干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糊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时间,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伯乐简介
  伯乐(约公元前67 4年-前611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出处简介
  《战国策》又名《国策》,相传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问答
马价十倍(一)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12-24 13:47
参考答案: 1.①拜见 ②尊称对方,您 ③回头看 ④于是 2.A 3.B 4.不对。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译文 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结果没有一个识马的。 他前去...
全文
马价十倍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12-11 04:11
注释译文  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市场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
全文
无价之宝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06 19:17
1、总领全文,交代故事的人物和事情,也引起读者思考。 2、不能去掉,因为“竟”表示出乎意料,说明这块石头极其普通,由于对它的珍惜使它身价倍增,这是男孩没有想到的,恰是院长的用心所在,“竟”很好地...
全文
孝心无价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9 09:09
(1)文章第三自然段一共用了四个"相信",他们的主语(陈述对象)一共有几个?都是谁? 答:一个。指“ 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 (2)作者说他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也不喜欢那父在病床,断然...
全文
孝心无价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31 05:30
(1)文章第三自然段一共用了四个"相信",他们的主语(陈述对象)一共有几个?都是谁? 答:一个。指“ 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 (2)作者说他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也不喜欢那父在病床,断然离...
全文
无价之宝曾宪涛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04 19:42
  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
全文
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21 00:14
马价十倍的原因因为“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人们认为:伯乐善于识马,如果伯乐都还而视之”“去而顾之”,那这匹马就一定是一匹好马。 说明名家的赏识很重要。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名家赏识,它的身价...
全文
文言文 马价十倍
1个回答2024-03-02 15:57
1选B,A中:连续 对齐 B中:都是结构助词,无实意 C中:希望 老实 D中:前往 离开 2选D,前三个都指马,D中是结构助词“的” 3选C,A中“hai”,指“去,前往” B...
全文
马价十倍说明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4 10:17
告诉我们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
全文
马价十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02:39
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