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两则。请选择一则内容,改写成一个生动的故事。急!

2024-02-28 15:32

1个回答
刻舟求剑

焦 阳

在碧水荡漾的楚江上,有一条小船停在岸边,船舱里坐着一个老渔夫。他就是这条船的主人。每日在江上捕鱼。

一日,渔夫正要出船去打鱼,忽听对岸有人高喊:“船家,过船来,送我过江去!”渔夫抬起头望去,只见有一公子模样的人站在岸边,最显眼的就是这人身上背的一口宝剑和带着的一把腰刀。心想,这舞刀弄棒的主还是不招惹的好。

见渔夫神色迟疑,那公子便连声叫道:“喂!你送我过江,我多给钱还不行吗?I”

渔夫一听,也对。我送他过江,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不如叫他上来,也好细细看看他的宝剑,一饱眼福,岂不两全其美呀!想到这里,他把船摇向对岸,口里喊着:“来喽,来喽!”

公子上了船。坐定,顺风摇船,很快就到了江心。渔夫对那位公子说:“公子贵姓呀?”那人一听,忙拱手相答:“鄙人姓李名皓,木子李,皓月之皓……”他还想接着说什么,突然,一个浪头打来,他身子一晃,打了个趔趄,只听‘咕咚’一声,水上冒出一串水泡。原来是宝剑脱鞘而出,掉进水里。

又一个浪头打来,公子吓得惊慌失措。渔夫见状放缓橹桨说:“公子不要惊慌,我下水试试,说不定能将宝剑捞上来。不料李公子却说“不妨事,不妨事,船到了对岸,再下水寻找也不迟。”老渔夫本想跳下去帮助他找剑,一听这话,心想,你可真是个蠢材,我看你能有什么高招。于是他不动声色继续摇橹。

只见那公子一拍脑袋,像是忽然明白了什么似的,俯下身子用那腰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胸有成竹地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再从这儿下去,定能找到。”渔夫只微微一笑,没再言语。

船到了对岸,公子站了起来,说:“老人家,你且等我找回剑来,再付与你船钱。”说罢,就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找剑去了。

他在大江里摸呀,摸呀,摸了好半天,才露出头来。渔夫问:“找到了吗?”公子摆了摆手,猛吸一口气,又钻到水里去了。他来回了几次,还是没有找到。

看到他狼狈不堪的样子,渔夫诚恳地说:“快别找了,按照你的记号,是永远也不会找到的。船已经离开了原地,可是剑却没有离开,像你这样按刻的记号找剑的方法,真是太让人莫名其妙啊!”
相关问答
选自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09:18
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引婴投江 知人不易、掩耳盗铃、生木造屋、 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
选自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有哪些要成语
1个回答2023-01-29 04:09
刻舟求剑,小学学过的
吕氏春秋为什么叫吕氏春秋?
1个回答2022-10-01 09:41
“春秋”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因为编订者是吕不韦,所以叫《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的吕氏是谁
1个回答2024-01-08 20:24
《吕氏春秋》的“吕氏”指的是吕不韦,他是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 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扩展资料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吕氏春秋》...
全文
文言文幽王击鼓(选自《吕氏春秋》)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21 17:51
  原文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
全文
选自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24 07:25
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引婴投江 知人不易、掩耳盗铃、生木造屋、 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
循表夜涉选自吕氏春秋联想到了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20:43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
全文
文言文幽王击鼓(选自《吕氏春秋》)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25 16:16
  原文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
全文
什么是《吕氏春秋自知》?
1个回答2024-01-20 11:41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
全文
《吕氏春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05:04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撰写的。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因此,《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杂家”。据汉代人高诱《吕氏春秋序》说:“(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