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词的作品鉴赏

2024-03-01 09:12

1个回答

此诗主要内容是闺中望远,辞意和体制都脱胎于晋无名氏乐府《休洗红》,音律繁复,情辞哀怨,为乐府精品。
此诗的体式许多人认为很像一首小词,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赵翼的《陔余丛考》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词牌的渊源关系,云:“三五七言诗起于李太白:‘秋风清,秋月明。……’此其滥觞也。刘长卿《送陆澧》诗云:‘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潮水无情亦解归,自差源哗怜长在新安住。’宋寇莱公《江南春》诗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远,斜日沓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南宋邓深曾依此调式填写词作,名为“秋风清”。清人还把李白这首诗当作是一首创调词而收入《钦定词谱》,云:“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
此诗又题作“三五七言”,它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但李白这首诗也不能算是创体之作,因为初唐时僧人义净作有一首《在西国怀王舍城》,此诗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这首诗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变体,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艺术》中论证义净诗为“唱和之作”。李白这首诗可能也是他与其虚行他诗人的“唱和诗”。“三五七言”是对所酬和诗歌格式的限制,这是一个“总题”,众人在具体创作时可根据所写内容再命一个相应的诗题。
此诗即使不是创体之作,也是李白最终确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辞格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借鉴和总结了许多人应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经验,更得力于他自身歌辞创作中灵活运用此类格式的实践体悟,因而他的这首诗裂滚能表现出“哀音促节,凄若繁弦”(《唐宋诗醇》卷八)的艺术魅力。 胡震亨《李杜诗通》:其体始郑世翼,白仿之。
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杨齐贤云:古无此体,自太白始。《沧浪诗话》以此为隋郑世翼之诗,《臞仙诗谱》以此篇为无名氏作,俱误。

相关问答
秋雨诗词鉴赏
1个回答2023-03-25 07:46
春暖花开评价
中 秋 月(晏殊) 的鉴赏
1个回答2022-09-09 00:36
恩呐 是晏殊的诗吗? 《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大约.....写的是凄怆的游子心情罢.素娥即嫦娥,说是的是嫦娥(中秋时节在月亮上...
全文
秋画的歌曲鉴赏
1个回答2023-10-16 04:36
《秋画》结合了民乐,新世纪元素,旋律舒缓,行云流水,娓娓道来,玲花柔美,悠游的嗓音穿梭其中,把听者带入一片世外桃源之中。意境颇似李玉刚的《水墨丹青》。随着袅袅的乐曲的呢喃,使听者仿佛置身于初秋的天空...
全文
求个《山居秋暝》的鉴赏。要自创的哦
1个回答2022-10-16 16:17
这首诗写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大约是诗人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时所作。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
全文
鉴赏徐鲁的秋天的红枫树
1个回答2024-01-19 23:30
作者:徐鲁       第一次的小雨   春天的第一次的小雨   沙沙地落进青青的树林   我独自在林子和林子之间漫步   耳边充满了许多微弱的   神秘而又美丽的声音   翠色的樟叶在轻轻呼吸 ...
全文
鉴赏徐鲁的秋天的红枫树
1个回答2024-01-27 22:40
作者:徐鲁     第一次的小雨  春天的第一次的小雨  沙沙地落进青青的树林  我独自在林子和林子之间漫步  耳边充满了许多微弱的  神秘而又美丽的声音  翠色的樟叶在轻轻呼吸  一支支幼笋无声地爆...
全文
赏鉴的鉴啥意思
1个回答2023-10-28 02:06
意思是:查看某事物以鉴别与鉴定其真伪与好坏
鉴赏的鉴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8-16 14:16
鉴的繁体字是“鉴”,本义是形似大盆的青铜容器,可以盛水或盛冰,战国前无镜子,古人盛水以照影。战国后用青铜做镜子,因此铜镜也称“鉴”,后引申为审察。鉴赏可以理解为鉴别欣赏。
诗歌鉴赏——《山居秋暝》
1个回答2022-12-02 14:46
1.《山居秋暝》中你觉得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你从这些句子中可想象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句________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
王维《山居秋瞑》的鉴赏
1个回答2022-12-02 16:06
空灵的意境 自由的笔触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