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岩寺的故事

2024-03-04 05:24

关于虎岩寺的故事
1个回答
清嘉庆《惠安县志》载:伏虎岩在昆山南,北宋祥符(1003—1016)中僧道养隐此,能伏虎。元泰定(1324—1328)中,连应元刻其事于石上云:道养精习律乘,并能伏虎,每朝出暮归,虎均伏于山下等候。有一次道养外出带肉归来,对虎开玩笑道:“吾今无肉啖汝,愿以躯代。”将头伸入虎口,虎不慎合口,僧亡。虎不胜悲悼,遂跳崖自尽殉主,伏虎岩、寺因此得名。元朝南史隐有七绝一首写及此事,载在《螺阳文献》: “仙庐佛寺首鳞差,下有三间隐者居。 得道能令龙虎遁,突渠驯服弗工夫。”
寺左有清泉石室,又名“水岩洞”,约30平方米,浑然一块庞然磐石覆顶;洞内冬暖夏凉,岩隙洞壁泉眼如注,从不干涸,洞中设有石桌、石凳;洞顶岩上刻有“水岩洞”三个大字,背部最高处有一脸盆大的地方,以石敲击会发出“咚咚咚”的鼓声,颇为神奇。系宋代之筑。北宋著名书法家、名太守蔡襄(忠惠公)系惠安峰尾卢仁外孙,早年曾与舅舅卢锡读书其中。原来的山门上有蔡襄的书刻“伏虎胜景”,明崇祯间(1628—1644),因女尼增建小阁、庭台,凿去一半别开廊门,摹仿其字迹另刻在近处石崖上。
元南史隐曾为蔡襄与道养撰一联曰:“忠惠当年此读书,驾碧海之苍龙文章经济;养公昔日留诸谒,伏苍岩之白虎佛法禅心。”泰定年间逸士连应元将此镌于岩石,可惜南史隐、连应元的字迹已荡然无存。所幸的是南宋绍兴年间胡日休等人及元朝至正年间县达鲁花赤游伏虎岩的纪志石刻尚存,且清楚可辨:“再扣禅门秋已深,岩花零落菊溜金;人情险处从头讲,佛也低眉感不禁。”分明是对旁边一个大“佛”楷写的诠释。寺后又有“东岩”二字,大40厘米见方。这些宋、元、明以来的摩崖石刻,对研究地方书艺和历史有一定价值。
山中还有屈曲幽深的虎洞,有宁谧岑寂的仙翁洞、师姑洞。在群山环抱中,古刹亭台、峭岩怪石、清泉幽洞、古木修篁……四时胜景迷人。 明朝黄幼嘉有诗赞颂伏虎岩:“山开疑有月,树隐半为云”,恰如其分地点明伏虎岩的特色。
相关问答
灵岩寺的法师
1个回答2024-02-21 14:14
灵岩山寺著名祖师为印光法师,著名方丈为妙真法师。现任方丈明学法师,八十馀岁,浙江湖州人,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副主席,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
龙岩寺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6 18:22
龙岩寺是香港大屿山岛的寺庙。位于大澳坑尾村狮颤迹缓山麓。该庙茄模创建于1929年,由道家系统州蔽彭师傅、黄修凡、钟复真及女士万寿姑等4人兴建,其派系由平海龙泉寺分支而来。
灵岩山寺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2 17:01
灵岩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城西附近的灵岩山上。山门朝南,俯临太湖。又名崇报寺,梁时名秀峰寺,唐代始称今名。明弘治年间寺庙遭毁。清康熙时重建。咸丰时又毁于战火,现存殿主要为印光法师于三十年代重建。1该寺...
全文
白岩寺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2 18:05
白岩山位于成都大邑县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弯来弯去的,在山水间艰难的伸向大山深处。到达水泥路的尽头,下车眺望,白岩险峰高耸云端。那壁陡的险峰真是白色,象座椅的靠背。两边的山梁披着绿...
全文
青神中岩寺
1个回答2024-03-13 05:20
路程不算远.也用不住包车...从眉山中心站到青神50分钟左右..车费目前是7.5元..在青神车站有到中岩寺的车,你们人多坐客人也不用怕无聊..车费五块的样子...青神到眉山最后一班车是好像是6:40或...
全文
青岩寺在哪
1个回答2024-04-08 19:31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常兴店镇。 青岩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常兴店镇境内,医巫闾山南端,占地13平方千米。寺庙文化底蕴深厚,佛教氛围浓重,为渤海国僧人释贞素所建,原称千秋万古寺,明代易名青岩寺。 ...
全文
龙岩寺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07 17:50
龙岩寺始建于宋代,位于明察祥距惠来县城东北约3公里激搏的东郊村,没猜自宋代俗称“西天佛”。
青岩寺老虎洞里面是什么佛
1个回答2023-09-11 02:46
青岩寺老虎洞慎指内的是**毗卢遮那佛**。毗宽拍配卢遮那佛被称为“大日如来”,在佛教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释迦牟尼佛的贺让法身,也被称作“法身佛”。
云岩寺
1个回答2024-01-12 21:06
佛教寺庙,国重。在窦团山下,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明末毁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重修。有殿宇五重,现存山门、护法殿、星辰殿、大雄殿、南岳殿等。其中星辰殿(又名飞天殿)为四川现存...
全文
云岩寺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2-25 10:21
云岩寺,在临海东塍镇上街村。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旧名“松山”。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