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小学的历史沿革

2024-03-04 05:45

1个回答

缙云县新建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历经清末5年,民国3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2年,至今已上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学校坐落于素有“中国麻鸭之乡”的新建古镇内,是缙云县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设施较完备的重点小学之一。
据志书记载:
清嘉庆二十年(1815),新建儒生楼步云、陶天位、陈绍舜、陶柳川等23人,集资创办右文馆(今新建中学处),使缙云西乡生员有了兴宾、会文之所。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开始正式更名右文小学堂。为缙云西乡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民国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党政工作考核组长少将王维英(缙云王路人),曾在本校任教。1925年(民国十四年),右文小学堂学生剧增,校舍拥挤。朱子秀等人在朱氏宗祠(即今中心幼儿园处)又创办了缙云县西乡竞进小学。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推行和实施教育新令,一个乡镇办一所中心国民学校,右文小学因之停办,与竞进小学合并,定名为缙云县新建镇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秋,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定名为缙云县新建小学,校长由新建区人民政府区长王均盛兼任。1979年开始,由国家拨款,拆去朱氏宗祠,逐步建设校舍,至1990年底,建成占地面积593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27平方米的学校。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学校硬件要求已不相适应。1995年5月,镇教委、镇改社把学校的校舍迁建工程提上议事日程,5月30日镇政府和属地6个行政村召开讨论会,决定在前畈(现址)重新建造校舍(占地20.85亩)。1999年8月新学校的两幢教学楼竣工,9月1日正式搬入新南街新建造的新校舍,2003年8月,又投资400万元,建成面积达4890平方米的四层综合楼。05年12月14日,投资290万,面积2272平方米的体艺大楼落成。2010年又投资210万元,建成面积14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至此一座初步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型学校展现人们的面前。

相关问答
建德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4 01:56
据《东流具志》、《建德县志》记载:虞、夏、商、周属扬州地,秦属九江郡、鄣郡。西汉分属豫章郡彭泽、鄱阳县和丹阳郡石城县地。东汉不变。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
全文
建州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4 15:30
西周时期为“七闽”地,闽地;东周后期,闽越地,秦时属闽中郡。 东汉建安元年 (196 ) 析侯官县北乡置建安县,驻地今建瓯,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属会稽郡 。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
全文
建德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5 09:47
据《东流具志》、《建德县志》记载:虞、夏、商、周属扬州地,秦属九江郡、鄣郡。西汉分属豫章郡彭泽、鄱阳县和丹阳郡石城县地。东汉不变。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
全文
幼儿园建园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01 21:59
创立于1949年,是南京建园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教办全托兼日托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原是1890年时清朝最大的一个文正书院,清朝最末一个状元张謇任院长;1914年为江苏省南京中学,成为培育...
全文
建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5 05:49
建民镇是由原建民、长岭、青峰三乡合并而成。 建民镇以“建设新中国,民族大团结”美化词语,取“建民”二字而得名,原建民乡驻地改线路。清乾隆年间(1736—1796),因这里地处月河下游,雨水充沛,地势...
全文
新建监狱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7 13:11
新建监狱始建于1980年10月,原隶属于行型黑龙江省公安厅劳改局,档稿猜时称黑龙江省哈敬岁尔滨新建劳动改造管教支队,对外称黑龙江省新建建筑工程公司。1983年改隶于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时称黑龙江省司...
全文
西宁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08-12 10:33
好像找人才行。
西工大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8 06:15
西工大,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简称。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1938年成立于陕西省汉中市,1946年迁至咸阳,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组建华东...
全文
方山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1:39
方山,桥搭亦称茄前方城山,古称龙山。清《禹州志》载:方山有“五龙壁”或“九龙壁”之称,故呼为“龙的故乡”。因地处中原人类始祖活动的中心地带,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繁多,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著...
全文
句容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3:51
句容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 句容于西汉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句容,《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越,楚并越遂属楚;秦属鄣郡。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