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多次反复修改文章的小故事。

2024-03-04 19:22

越短越好,越短但要详细,再详细!!
1个回答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相关问答
古今中外的名人在写作时关于反复修改文章的小典故?
1个回答2024-03-08 03:45
一、王安石改字 王安石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
全文
名人反复修改作文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3:19
莫泊桑年轻的时候,就对作文入了迷。他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文学名著,冥思苦索地写了许多篇文章。但是这些作品,无论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还是艺术风格、构思技巧等等,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甚么特色。他心里十分焦急...
全文
名人反复修改作文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8:18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
全文
晨读应该是一篇文章反复的读还是读多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2-28 22:31
晨读应该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读,记住这一篇文章,再去背下一篇文章。如果你读多篇文章,一篇也记不住,背一个早上也没有多大效果。
听写时一个句子听不明白是应该反复听这一句还是整篇文章听完以后再回头听
1个回答2024-03-06 21:09
假如是本身演习的话就可以反复听假如是碰到测验什么的话就必定要全部听完再回过火再听一下有时刻一些信息是要综合全篇内容才能总结出来的假如为了一个句子错过了其他就得不偿掉了
反对汉字改拼音用一个多音字做一篇文章的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4-03 01:14
反对汉字改拼音用一个多音字做一篇文章的人是:赵元任。 翟秋白曾经提议将汉字改为拼音,赵元任写出96字奇文反对此提议,全文使用同一个音。中华汉字博大精深,同音字,多音字更是不胜枚举。每个字都有各自不...
全文
老师多次反复的讲这些故事,我都能背下来了。修改病句?
1个回答2024-03-13 12:20
老师多次反复的讲这些故事,我都能背下来了。应该这样写老师反复的讲这些故事,我都能背下来了。
为什么口腔溃疡反反复复?怎么改善?
3个回答2022-12-14 17:02
对于说口腔溃疡总是反反复复。首先是因为你缺乏维生素,再有也可能是上火或者是炎症。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为什么我看了四五百字的故事的文章不可以复述出来有什么办法改进吗?
1个回答2024-01-29 17:39
技巧可能有一点的吧!那得看你是否将内容记到自己的头脑中了。记的方法是这样的,先浏览一遍,看第二遍就要分段进行概括,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概括其意思;第三遍,把各段串起来,接着再看一遍,把生动的句子记牢。相信...
全文
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飞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25 15:55
意思:(做事、思考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颠倒过来,颠倒过去。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