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的传说

2024-03-05 11:58

要简洁的!!!!!!!!!!!急!!十万火急!!!!!!!!!!!
1个回答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有一个不知道为何物的东西,没有七窍,它叫做帝江(也有人叫他混沌),他的样子如同一个没有洞的口袋一样,它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为帝江凿开七窍,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为帝江凿开了七窍,但是帝江却因为凿七窍死了。 帝江死后,它的肚子里出现了一个人,名字叫盘古。帝江的精气变成了以后的黄帝。 盘古在这个“大口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于是他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盘古像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目前,另有网络小说,名为《盘古开天》,作者为战龙
相关问答
硬盘,沙盘,楼盘,大盘,盘算,盘点,...中“盘”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0-06 19:03
我爱靡非斯特 的答案是在那里复制的 用的什么词典啊 哪里有的下??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盘古死后都变成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14:00
盘古的身躯和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座圣山,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肌肉变成了田壤,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
全文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盘古死后都变成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19:12
盘古死后,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化作了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肌肤变成了大地,血液变成了江河,汗水变成了雨露。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
全文
小孩盘头怎么盘
1个回答2024-04-08 12:41
看小孩是在那种场合下了,如果是演出,可以扎个高吗尾,转圈盘成团。带上头花。
硬盘为什么叫“硬”盘?软盘为什么叫“软”盘?u盘为什么叫“u”盘?
3个回答2023-07-31 10:35
硬盘及软盘的名称来源于它们采用的介质,硬盘记录数据的介质是刚性材料,例如:铝、玻猜棚璃等(硬的),而软盘用的介质是薄的塑料片(可弯曲,软的),故而得名。u盘的名称并不统一,也没得到公穗核则认,有氏圆各...
全文
盘子画要用什么盘子?
1个回答2024-01-27 22:33
一、用丙稀颜料可以画的,画之前先在纸上画好草稿小样,然后再在盘子上画(陶瓷制品)。画完以后你如果想保存的话,可以喷一层透明的清漆。这样做的好处:可以使你画出来的盘子颜色保持更长久,而且具有光亮性。丙...
全文
风水罗盘格龙入首时用地盘还是人盘
1个回答2022-12-04 03:29
立向、格龙用地盘。
买盘卖盘和内盘外盘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3-01-27 14:51
外盘就是主动性买盘,即按卖盘的价买入,内盘就是主动性卖盘,即按买盘的价卖出股票。
罗盘中的天盘,地盘和人盘怎样分
4个回答2022-12-08 20:05
  罗盘中的天盘,地盘和人盘分法   在罗盘的里层中刻有“二十四山向”的圆圈为地盘;在罗盘中间那个刻有“二十四山向”的圆圈为人盘;在罗盘外面那个刻有“二十四山向”的圆圈为天盘。   首先必须知道“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