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璩的史书记载

2024-03-05 12:56

1个回答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
信王璩字润夫,初名伯玖,太祖七世孙,秉义郎子彦之子也。生而聪慧。
初,伯琮以宗子被选入宫,高宗命鞠于婕妤张氏;吴才人亦请于帝,遂以伯玖命才人母之,赐名璩,除和州防御使,时生七岁矣。伯琮以建国公就傅,璩独居禁中。俄拜节度使,封吴国公,宰执赵鼎、刘大中、王庶等坚持之,命不果行。会秦桧专政,遂除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寻诏赴资善堂听读。绍兴十五年,加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时伯琮己封普安郡王,璩官属礼制相等夷,号东、西府。逾年,改武昌军节度使。
二十二年,子彦卒,璩去官持服,终丧,还旧官。显仁太后崩,普安郡王始立为皇太子,璩因加恩称皇侄,名位始定。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
孝宗即位,璩表请入贺,许之,特授少保,改静江军节度使。顷之,省绍兴府宗正事,改判西外宗正司。璩累章乞闲,改醴泉观使。淳熙中,除少傅。高宗崩,奔赴得疾,逾年而薨,年五十九,追封信王,累赠太保、太师。
始,璩之入宫也,储位未定者垂三十年,中外颇以为疑。孝宗既立,天性友爱,璩入朝,屡召宴内殿,呼以官,不名也,赐予无算。
子四人:师淳历忠州团练使、永州防御使,师瀹、师沦、师路并补武翼大夫。孙希楙,特补保义郎。

相关问答
赵高的史书记载
1个回答2024-03-02 09:40
司马迁著《史记》时没有为赵高单独立传,赵高的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蒙恬列传》中。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参见: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史记...
全文
赵普胜的史载
1个回答2024-05-01 12:38
书上都说赵普胜后来为陈友谅的得力将军,战功显赫。朱元璋想夺陈友谅的地盘,但苦于赵普胜把守着安庆和池州一线,抵挡了朱元璋的西进。朱元璋的大将军徐达多次进攻都被赵普胜给打了下来。在正面打败赵普胜无望的情...
全文
阎若璩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6 09:44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慧巧袜生宽枣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前激1704年),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全文
赵高的史书记载
1个回答2022-12-20 16:15
司马迁著《史记》时没有为赵高单独立传,赵高的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蒙恬列传》中。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参见: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史记·...
全文
赵妪的相关记载
1个回答2024-03-16 15:48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 卷之四 属吴晋宋齐梁纪》 戊辰(汉[注1]延熹十一年,吴永安元年),九真复攻陷城邑,州郡骚动。吴主以【衡阳督军都尉陵胤(一云陵商)[注2]为刺史兼校尉】。胤入境,谕以恩信,降者...
全文
阎若璩的相关寓言
1个回答2024-01-05 04:09
阎氏《疏证》的“科学方法”绝不科学。毛奇龄“旁搜曲引,吹毛索瘢,锻炼成狱”是对阎氏方法的准确描述。胡适“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则是阎氏方法的“升华”,是侫人学术“有罪推定”原则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绝...
全文
《国语》记载了哪八国的史实
1个回答2024-02-17 05:07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
全文
记载三国时期的史书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3 15:02
1《三国志》(最好是带裴松之注释的,因为其注释中引用了大量当时记载三国的史书,而这些书到今天已有九成都失传了,只是在注解中保有信息) 2《后汉书》 3《三国会要》,是记载三国时期的典章制度的 ...
全文
《史记》中都记载了那些知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4-17 19:55
从皇帝至汉武帝时期,主要有五帝,大禹,秦穆公,管仲,晏子,鲁庄公,燕昭王,卫灵公,宋襄公,楚庄王,重耳,晋文公,孟明视,晋灵公,赵氏孤儿,伍子胥,勾践,夫差,触龙,孔子,孙膑,商鞅,苏秦,张仪,...
全文
史记中都记载了哪些神话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3:30
《五帝本纪》是《史记》的第一篇。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被后人尊为帝王的五个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战争,部落联盟首领实...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