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2024-03-07 09:56

1个回答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1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反馈练习三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环节利用课本上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景导入,得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探究新知环节,让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发现算式结果相同,用等号连接,得出56+28=28+56,然后又让学生仿照举例,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反馈练习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本节课的教学非常顺利,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但我觉得本节课的知识太少,能不能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合并成一节课讲解呢,在以后教学本节课时我准备在“交换律”这节课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然后教学乘法交换律交换律和结合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碰竖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码吵让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然后是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接着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时间把握的正好,学生掌握的程度也还可以,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课堂上,我的状态不太佳,学生也不是很活跃,基本上都是几个人在回答问题。平时班上的课堂气氛挺活跃的,但是这节课不知是怎么回事,连学习很好的孩子上黑板上演板都错了,可能是孩子们有些胆怯吧。还有就是自己评价语言太单一了,以后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更生动完美。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3

  本节课为《运算律》的第一课时,而在这一单元之前,学生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并对这些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着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本节课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

  在教学中,我首迟局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社会实践中的信息自由地提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问题意识,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对两个算式的观察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知加法交换律,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能较快的体会出这两种运算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巩固了全课的内容,为以后教学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通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不够及时。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写出“6+2=2+6,1+9=9+1…”时,没有很好的解读学生的心理。这位学生之所以写出一位数的算式,是因为他觉得写一位数加一位数的等式非常简单,方便计算。但是作为不完全归纳法,他写出的算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代表性。此时如果追问学生,“是不是只有一位数加一位数才有这样的规律?”,“那你对这位同学写得有什么建议呢?”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严谨性。

  二、没有很好的辨析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运算律本质特性。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不能进行准确的辨析。可以增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的对比环节,对比得出加法交换律的本质特征:加数没有变,结果没有变,运算符号也没有变,但是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很多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

相关问答
小学四年级数学 用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1个回答2024-03-14 16:14
1)2×(3×4)=(2×3)×4用了乘法结合律 2)6×(2×b)=6×(b×2)和3) 2×3×4×5=3×(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和乘法交换律
四年级数学的交换律
1个回答2024-03-08 15:29
交换律:2+3=3+2 结合律:(2+3)+4=2+(3+4)
什么叫结合力与什么叫交换律
1个回答2024-02-16 09:14
交换律: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
“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反映的是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D....
1个回答2024-02-06 15:43
加法交换律. 故事的原意是早上给猴子三个板栗傍晚给四个,猴子不高兴.于是早上给它四个傍晚给它三个,它竟然以为多给了它板栗,觉得满意了.而实际上板栗的总数没有变. 即是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全文
“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反映的是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D.乘法结合律
1个回答2024-01-31 05:28
加法交换律。 故事的原意是早上给猴子三个板栗傍晚给四个,猴子不高兴。于是早上给它四个傍晚给它三个,它竟然以为多给了它板栗,觉得满意了。而实际上板栗的总数没有变。 即是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全文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公式
1个回答2024-01-18 12:01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公式如下: 1、加法交换律公式是a+b=b+a。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加法是基本的算术运算,是缓神李将二个以上的数,合成一个数,其结果称为和。加...
全文
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是什么
5个回答2023-01-22 12:55
1、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
全文
如何证明加法交换律?
1个回答2024-02-10 16:49
是幼儿园或小学老师么?呵呵可以用简单浅显的事理证明,比如桌上有一堆蜡笔什么的你先拿3个再拿5个这时你手里一共有8个然后呢 在先拿5个后拿3个这样证明 最后在给你的小朋友讲一个朝三暮四(猴子的~)的...
全文
乘法交换律
1个回答2024-04-21 04:42
乘法交换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 用字母表示:axb=bxa (注意,在乘法与数字中,乘号用·表示,例:(axb=bxa或者:a·b=b·a)。 应用 (1)因数中间有零或者未尾有零交换位置相...
全文
乘法交换律
1个回答2024-03-14 09:52
607*23=20861 25*19*4=25*4*19=100*19=1900 8*69*125=8*125*69=1000*69=69000 7*25*8*4=(25*4)*(7*8)=...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