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村镇的历史沿革

2024-03-10 00:15

1个回答

1958年设立孙村公社,1961年析置黄浒公社、赤沙公社,1984年改孙村乡、黄浒乡、赤沙乡,1994年孙村、黄浒2乡改镇。1996年,孙村镇面积64.4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长寺、长垄、犁山、九连、田联、梅冲、水口、枫墩、龙华、金岭、三梁11个行政村和桥西居委会;黄浒镇面积37.2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大冲、义兴、团山、感定、江村、汪洋、万里、前村、顺风9个行政村和黄浒居委会;赤沙乡面积54.5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八分、中分、高桥、张塘、赤沙、戴桥、戴滩、戴亭、湾冲、九边圩10个行政村和赤镇居委会。2003年12月,撤销黄浒镇、赤沙乡,并入孙村镇 。

相关问答
孙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2:02
是西汉时邹平县治所在地。1958年建孙镇公社,1960年改区,1968年复设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建镇。1997年,面积98.5平方千米,人口3.8万,辖孙镇、前刘、坡庄、怀家、北安、高...
全文
南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4 02:55
因该镇驻地南村而得名。原为正定县东南部较大的村镇,历来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中心。1947年后曾是区公所、镇政府所在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划归石家庄市管辖,为东风公社和南村管理社驻地,1961...
全文
西张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11:58
因镇政府稿辩晌驻张村而得名。据传,该村因最早的住户为张姓,故名张村。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渑池县张村公社(今张村镇)重名,故改名西张村。民国时期,曾称张村镇。1949年设张村区;1958年建张...
全文
高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6-01 06:10
高村是革命老苏区,1933年中共万(载)铜(鼓)(宜)丰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驻于此,7月在石坑口召开了万铜丰第二次党代会,10月又在石坑口举行了县委扩大会议。同年3月湘鄂赣苏区红军5个师2万余人在高...
全文
王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5 23:29
殷商时期,王村镇即为姜姓诸侯国-——逄国所在地,春秋至南北朝期间为“逄陵”邑(县)治所。 元至顺元年(1330年),因王姓立村,地处山谷,故名王村峪。 明代中期开有店铺,称王村店。 清康熙五十五年...
全文
高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5 06:40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开始设置端溪县,所辖的高村地带在此之后渐有开发。 东晋末期,设永闻县(即晋化县),高村镇地属县内。 明万历五年(1577),建东安县,高村镇地属于此。(在此之前的历史,对...
全文
王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05:58
唐至元属长寿乡,元至清属二十七都。民国21年(1932)置王村镇,次年定为二等镇。民国27年,东北部属王川镇,西南部属石南乡,隶王村区。民国33年8月,桂濂乡并入王川镇。1952年8月有王村、八村...
全文
孙受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2 23:41
孙受镇明清属登州府莱阳县。民国初年属莱阳县第九区,1934年11月属沽阳乡农学校(驻夏格庄)。1940年春,改乡校为区,属第十区。1945年属莱西南县孙受区,1950年3月,属莱西县第二十二区。19...
全文
章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7 17:21
章村镇驻地章村。章氏族居,历称章村。明清时属金石乡,称章村镇。光绪版《孝丰志》载:“金石乡勇图章村镇”以林为主,兼种稻麦。1949年属孝丰县金石乡,同年秋撤乡建区,属金菬区。1950年春属章村乡。...
全文
寺门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05:29
1953年建寺门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 1997年,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寺门村、董留寺阁、后大凝屯、前大凝屯、宋八屯、卧庄、李留寺阁、杜留寺阁、北留寺阁、白佛堂、...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