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沟镇的历史沿革

2024-03-11 11:54

1个回答

长沟美,美在胜泉水。区位优越,三水交汇,地蕴富足,泉涌不竭。长沟这座京畿古镇,承天霖而接地露,饱含着“京西南第一水乡”的神韵。古时东部圣水河抚其首、西部拒马河挽其身,两条水势俱旺的幽燕古河,拥抱长沟于怀 ,而后汇聚于南部涿州,奔腾东去。大地理环境构成了黄金三角,穿境而过两条泉水河,又一路欢歌,以坚韧不拔的气节,更唱出了“鱼米之乡”的千古绝唱。稻谷飘香扑鼻可闻,荷花绽放双目尽览,三季绿茵裹身,冬季河流氤氲。难怪250年前郁郁寡欢的清乾隆皇帝,拜谒西陵驻跸长沟时,便留下了“高低土脉皆含润,历览吾心略为宽”的感叹。
悠久纳金,钟灵毓秀。良好的地缘优势使这座古镇成为五朝畿辅之地,尽得人杰地灵真谛。盛世修志,志者著书。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长沟镇以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抢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瞻眼光,在实施“水乡战略”的富民政策中,组织人力、财力开展了一项可彪史页的文化工程:搜集、整理、考据史料,并实地勘察走访,编辑出版了《京畿古镇长沟》一书。这部书以搜经寻典的手法,切入历史遗存在长沟的人文景观这个层面,力图客观、真实、全面地托出“历史上的长沟”面貌,它为系统、深入了解长沟,无疑提供了一份沉甸甸的史料大全。从这个意义说,《京畿古镇长沟》一书,为我们启开了尘封千年的历史窗口。这是一项工程,也是一项善举。
长沟,从千古尘埃中走来。夹裹着沧海桑田的雄浑,披沥着日月星辰的灵秀。顾青翠于往昔,睹旖旎于近前。春夏秋冬的交替,云卷云舒的洗礼,悠古岁月梳理出她斗转星移的容貌,却永恒着她令人青睐的靓丽。天工造物,风月无边,祖国山川锦绣的大花园,镶嵌着长沟这道精灵的北国山水。

相关问答
三道沟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5 11:54
古时,因境内有疏勒河支流三道沟而得名“三道沟”。 1949年10月,境内设东湖、三道沟、山水梁3个乡,属第二区(柳沟区)管辖。 1953年4月,增设四道沟、四五夹滩乡。 1955年10月,撤销东湖...
全文
白沟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6-17 18:48
1958年属泗庄公社,戚唤兄1961年析建白沟公社高袭,1984年改镇。1992年被确定为副县链拆级建制镇。
双沟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0 18:51
1950年属双沟区,1955年建双沟镇与双沟区并存,1956年撤镇存区,1957年改区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建镇。1996年汪老,面积94.9平方千米,人口5.5万人,...
全文
沟墩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09 11:46
沟墩 自唐宋朝由海成陆,古县志记载;唐贞观8年沟墩地始有尚贞观,观通庙.始有人烟活动定居,宋代修筑范公堤,明代筑大墩以备海啸侵扰,故始名沟安墩,清光绪年间更名沟墩,故民间常说;先有沟安墩,后有阜宁...
全文
鲍沟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3 20:18
民国三十年(1941年)滕县成立伪政府,分9区74乡,鲍沟现境分别隶属滕县六区、七区和一区管辖。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划鲍沟一带为沛滕边中心县第二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7月改属临城县...
全文
长安镇的长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8 14:37
长安镇区域是满族的故乡之一。境内的城子山山城古遗址证明,早在1200年以前,满族的前身女真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清初,此地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建屯,属南岗招垦局志仁社,1913年属延吉县志仁乡苇兰屯,...
全文
新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1-22 09:10
历史可追溯1100多年。据明《马湖府志》记载:唐僖宗乾符2年(公元875年),西川节度史高骈筑城于此,号平夷军。 宋代即称平夷村。 元代在此设平槐戚芹夷长官司。 明代仍为长官司,并设平夷里。 清代改...
全文
金城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6 12:20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总兵陈龙移驻后浦,金门军政、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包括金门镇总兵署、浯江书院纷纷设立,地方官员及乡绅亦捐资修筑海堤、城隍庙、...
全文
大王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04 04:42
大王镇是一个商贸重镇。明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 年)于此古要道设店铺,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即成为商贸集散地,号称大王镇至今已有 500 多年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兆伦钟官城遗址,为汉代铸...
全文
长乐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1 00:43
长乐系古人取自“知足常乐”之义,因“长”与“常”同音,故取名长乐。1949年6月建立长乐区,下辖开元、太平、石砩、剡源、辅仁、安国、贵门乡和长乐镇。1950年1月增设继锦乡,划出安国、贵门乡归属新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