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的故事

2024-03-13 13:04

1个回答
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
后郦道元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主要作品:
《水经注》,《本志》(共十三篇,失传),《七聘》(失传)等 。
后世影响
郦道元对于后世的主要影响是其著作的《水经注》而衍生出来的郦学。郦学是指学者对郦道元《水经注》不断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问。
郦学中的考据一流即关注《水经注》文本本身的修补整理工作。由于《水经注》文字生动优美,长期来为士人所喜爱,因此晚期钟惺、谭元春评点《水经注》又发展处词章学派。郦学研究中最后形成的是地理学派,因为《水经注》记叙河流兼及自然地理。杨守敬、熊会贞,撰成《水经注疏》,并绘制《水经注图》,是一部经世致用之书,属于地理学派。地理学派的任务是如何发挥《水经注》的实际功效,使其更好发挥其价值。近代以来地理学派的代表杨守敬、熊会贞所作《水经注疏》是《水经注》研究的重大成果,使《水经注》的地理学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扬,推动了郦学的发展。
相关问答
郦道元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9:33
郦道元在少年时代,就对地理考察有浓厚的兴趣。十几岁时,他随父亲到山东,经常与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游览,观察水流的情景。当时,他们游历过临朐县的熏冶泉水,又观看了石井的瀑布。瀑布奔泻而下的水流,...
全文
和郦道元相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3 06:23
重岩叠嶂 [chóng yán dié zhàng]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出 处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全文
介绍郦道元
1个回答2024-03-15 20:22
郦道元(466或472—527),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
全文
郦道元简介
1个回答2024-04-16 16:05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人,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他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峡郦道元写一句原文翻译一句
1个回答2022-10-09 00:42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郦道元有老婆吗
1个回答2024-03-15 11:08
游客们朋友们请看,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三峡第一个峡谷,瞿塘峡了.瞿塘峡西起白帝城,东到大溪镇.这是峡谷入口处,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两面隔江对峙的绝壁,组成了一道天造地设的大门,这就是夔门.夔门自...
全文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中所有句子的译文
1个回答2022-09-13 06:50
额,对不起我查不到!
郦道元具体事迹
1个回答2024-03-13 13:04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
全文
郦道元简介:郦道元与水经注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13 11:15
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后期范阳郡涿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学家,又是一个性格刚毅、断案严峻的执法官。当然,也正因为如此,郦道元深为权贵们所忌恨,终于在公元572年遭到汝南王...
全文
三峡郦道元诵读脚本
1个回答2024-02-16 22:34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