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历史文化?

2024-03-15 06:27

1个回答

乾县属陕西省咸阳市管辖县,辖16个镇,总面积1002.71平方公里。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核心地带,毗邻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工业重镇宝鸡。东距省会西安60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5公里,南距陇海线30公里,312国道、108国道、福银高速和西平铁路穿境而过。

乾县在黄帝时称好畤,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乾县亦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合葬墓乾陵位于乾县。

“乾州四宝”-锅盔、挂面、豆腐脑、馇酥风味独特,并有酱辣子、豆面糊等多种中华名小吃。

夏(约前21~前16世纪),按禹贡九州,为雍州之域。

商(约前16~前11世纪),仍属雍州。殷末,为岐周之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王畿。西周亡,被犬戎占据。

东周(前770~前256),即春秋战国时,乾地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在国内设41县,乾地初置好峙县。以县境内有祭天的好畴而得名,治城在今县东好畴村。秦(前221~前207),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了天下,置36郡。在京畿之地设内史(内史是掌治京畿的官名,亦为政区名),好畴县属内史管辖。秦末,项羽分内史地,章邯王咸阳以西,为雍国,好畴县为其辖地。

西汉(前206~25),高祖元年(前206),置雍国。二年(前205),改置中地郡。(高祖)九年(前198),罢郡复为内史,好畴县属之。汉景帝二年(前155),置右内史,治京西之地。后又分右内史之西部,置主爵都尉(主爵都尉原为秦官名,汉用其号),好畴县归其所属。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好畴县自此属右扶风。王莽新朝(9~23),好畴县曾被更名为好邑。

东汉(25~220),建武初年,好邑复名好畴县。建武六年,撤销好畴县,以其地并入池阳县(池阳县境包括今泾阳、礼泉、乾县等地),属司隶左冯翊领辖。

三国时(220~265),池阳归魏,初属司隶冯翊郡。中叶以后,改属扶风郡。

西晋(265~316),武帝初年,改扶风郡为秦国,治所在池阳。晋惠帝元康中,分池阳西部之地,再置好畴县,治城在秦汉时好畴故城南2里处,属秦国改置之京兆郡管辖。东晋、十六国(317~420),呈割据局面。这一时期,行政制度无常,好畴县曾一度撤销。乾地先后归前秦、后秦等国统辖。

南北朝(420~589),乾地属北魏、西魏、北周辖区。北魏太武帝始光时(424年后),改池阳为宁夷县(兼有今县东境部分地方),属雍州咸阳郡,而复设立好畴县为扶风郡治。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好峙县西部置漠西县,以县境在漠谷河以西而得名。

西魏时,分咸阳郡地置宁夷郡、宁夷县属之。好畴县、漠西县统属武功郡(扶风郡废)。此时乾境仍分属三县。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以前,宁夷郡曾改置为秦郡,宁夷县仍归其所辖,好畴、漠西县属武功郡未变。建德二年(573),撤销秦郡,并入咸阳郡,宁夷县即属咸阳郡。建德三年(574),并好畤入漠西县,漠西县再属扶风郡。

隋(581~618),文帝开皇十七年(597),改漠西为上宜县(上宜兼有今永寿县境地)。十八年(598),改宁夷为醴泉县(仍兼有今县东境之地),并分上宜置好畴县。此时乾地仍分属三县,隶属京畿之雍州(咸阳、扶风等郡废后所置)。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废好畴,并入上宜县。是时乾境东归醴泉县,西属上宜县,隶雍州改置之京兆郡。

唐(618~907),高祖武德二年(619),分醴泉置好畴县,治城在今县东北6里许隋太子庄陵城。宋《长安志》载,在奉天西北6里,故址无考。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稷州废,好畴又隶属雍州。贞观八年(634),废上宜入岐州之岐阳县。贞观二十一年(647),撤销好畴、岐阳,复置上宜县。

五代(907~960),道一级废。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又升乾州为威胜军,领奉天、好畴等五县,上属京兆府改置之雍州。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裁威胜军,复为乾州,领奉天一县,隶复置之京兆府;好畴县别属凤翔府。明宗长兴元年(930),好畴亦归属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沿用前代建置。

北宋(960~1127),北宋初年至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奉天县仍隶属乾州,好畴县仍归京兆府,由至道三年(997)所置之陕西路统管。熙宁三年(1070)乾州废,奉天、好畴均隶永兴军路。熙宁五年(1072),于奉天县置醴州,领一县,好畴县改隶凤翔府。神宗元丰元年(1078)醴州废,奉天还隶京兆府。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复置乾州,领奉天、好畴县。隶属凤翔府未变。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乾州更名醴州,上隶环庆路,下辖奉天、好畴、永寿、武功、醴泉五县。

金(1128~1227),太宗天会六年(1128),金夺取陕西诸州县。天会八年(1130),金将娄室克豳州,醴州降,后与宋在此周旋十多年始定。金初,置京兆府路,醴州属之。金完颜亮天德三年(1151),复改醴州为乾州,领奉天、好畴、醴泉、武亭(武功)四县(是时永寿属邠州)。

元(1271~1368,1271年前称蒙古),太祖铁木真二十二年(1227),灭西夏,乾州归蒙古。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先后撤销奉天、好畴两县,其境域并入乾州,州牧亲民自此始。是时,永寿复归乾州,州亦领辖三县:永寿、醴泉、武功。乾州在元仁宗(1312)前,上隶陕西行中书省安西路;仁宗后,归属安西路改置之奉元路。

明(1368~1644),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乾州属之,州仍领三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醴泉县直属西安府。从此乾州只领永寿、武功二县。

清(1644~1911),初沿明制。于清雍正三年(1725),乾州直属陕西布政使司,故称“直隶州”,仍辖永寿、武功二县。

中华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隶属关中道,不再辖永寿、武功二县。民国16年(1927)国民政府成立,废道,乾县直属陕西省政府。民国26年(1937)设立行政督察区,乾县隶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在彬县)。民国30年(1941),乾县由二等县编为三等县。

1949年5月,乾县解放,归属陕甘宁边区彬县分区。1950年5月,陕西省整编为九个专区,乾县划归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撤销宝鸡专区,改由省直辖。1959年1月,乾县、永寿、礼泉三县合一,县名乾县,直属省辖。1961年10月,恢复原三县旧制,乾县改属咸阳专区。1968年9月改专区为地区,归属未变。1984年,实行市管县,咸阳地区改置为咸阳市,乾县为咸阳市管辖。

相关问答
乾县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4-13 18:32
乾县在黄帝时称好畤,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乾县亦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唐王高宗李治...
全文
乾县历史上出过多少状元
1个回答2024-04-04 07:26
赵峻  唐懿宗咸通九年(868)戊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考官:礼部侍郎刘允章。试题为《天下为家赋》等。 其人事迹失考。 杨奂(1186年-1255年),初名焕,字焕然,号紫阳。金...
全文
乾县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3-14 03:07
赵植(岭南节度使)、赵隐(唐)宰相、宋钦(刑部尚书)、黎玉田(兵部尚书)、王郡(台湾总兵)、张庚良(革命烈士)、吕剑人(陕西省委书记)、强富朝(南海舰队政委)刘巨奎(甘肃省军区政委)、上官吉庆(宝鸡...
全文
乾县都有那些名人啊
1个回答2024-03-05 02:15
张艺谋 、中医院老畅、“胃缺酒”、王炳南 太多了…… 武则天也应该算一个,还有李治,要这样说,就太多!!!
乾县的什么地方有名?
1个回答2024-04-19 19:27
乾陵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妻皇帝合葬墓,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近年来,我们对乾陵地面文物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保护恢复和开发建设,完成了司马道路面铺设、陵区绿化、34尊石雕扶直加固,东西乳峰阙楼的...
全文
乾县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5-19 15:45
张艺谋 、中医院老畅、“胃缺酒”、王炳南 太多了…… 武则天也应该算一个,还有李治,要这样说,就太多!!!
乾县在那呢?
1个回答2024-05-03 02:18
是我找的 呵呵额 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段北侧
乾县的著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3-10 00:56
姓名 朝代 身份 赵植 唐 岭南节度使 赵峻 状元及第 赵存约 诗人 赵隐 宰相 赵骘 后梁 赵光逢 赵光胤 后唐 杨振 元 诗人 杨奂 宋钦 明 刑...
全文
陕西乾县介绍?
1个回答2024-03-10 09:29
乾县属陕西省咸阳市管辖县,辖16个镇,总面积1002.71平方公里。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核心地带,毗邻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工业重镇宝鸡。东距省会西安60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5公里,...
全文
乾县质监局局长是谁
1个回答2024-01-19 01:13
副局长(主持工作)许超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