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诽谤却成功的伟人 最好是能具体说一下

2024-03-15 14:40

1个回答
吴兆骞虽然狂放,但颇有点才气,对朋友也很有热情.至于他所以获罪,是为了科场事件.顺治丁酉年,他去应考举人,考中了.后来发现这一场考试大有弊端,于是皇帝命考中的举人们复试一次.他学问和才气都很好,本来不成问题,但大概因为复试时气氛十分紧张,心理上大受影响,竟然不能把文章写完.结果被判充军宁古塔.这是一件株连极广,杀人甚众的科场大案.清人入关伊始,主要是借此大杀江南人士立威.吴兆骞完全冤枉.
他朋友无锡顾贞观(梁汾)当时与他齐名,他被充军时曾承诺必定全力营救,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顺治换了康熙,一切努力始终无用.顾贞观自己也是郁郁不得意,在太傅纳兰明珠(容若的父亲)家当幕客,想起好友在寒冷偏塞之地受苦,于是寄了两阕词给他,那就是有名的两阕“金缕曲”.
第一首道:“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捉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团栾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薄命,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第二首道:“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燔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白雨斋词话”评这两词说:“二词纯以性情结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又道:“两阕只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两人心迹,一一如见……千秋绝调也.”
纳兰容若见了这两首词后,不禁感动得流泪,认为古来怀念朋友的文学作品中,李陵与苏武的河梁生别诗,向秀怀念嵇康的思旧赋,与此鼎足而三.他知道这事不容易办,立誓要以十年的时间营救吴兆骞归来.当时也写了一阕“金缕曲”给顾梁汾,表示目前最大的努力目标只是救吴,这词结尾说:“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不久就在适当的时机中去求他父亲设法.有一次相国请客,他知道顾贞观素不喝酒,就斟了满满一大碗酒对他说:“你饮乾了,我就救汉槎.”顾贞观毫不踌躇的一吸而乾.明珠笑道:“我跟你开玩笑的,就算你不饮,难道我就不救他了么?”明珠出一点力,朋友们大家凑钱终于把吴兆骞赎回来.当时的人把顾贞观的两阕词称为“赎命词”.一个名叫顾忠的人写诗记这事道:“金兰倘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
相关问答
遭人诽谤怎么办,遇到诽谤怎么办
1个回答2023-02-13 20:50
动画作品 , 动画
诽谤的意思是什么?
3个回答2022-09-12 07:07
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诽谤
1个回答2024-01-31 03:19
诽谤是指故意捏造或散布虚假的事实以毁损他人的名誉。
“诽谤”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21 23:33
七国纷争时期,齐国齐威王欲提升阿城令,治罪即墨令。但是丞相却说:“经派遣使者查实,阿城令所管辖的地区,田野荒芜,民众逃亡,工商不振。阿城令将府库的赋税用来贿赂我王身边的官吏和太监,猎取美名。即墨令...
全文
诽谤
1个回答2024-02-17 04:44
可以提起侵害名誉权的诉讼
我这是诽谤吗?
1个回答2022-09-25 05:06
以一个顾客的心理回答:如果有人这么问我,毫无疑问是怀疑我,我肯定会很不舒服。至于打人可能倒干不出来
诽谤者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12-06 22:51
1、诽谤者,苏联文学团体。全称为“全苏工农作家联合会‘山 隘’”,是沃朗斯基于1923年底至1924年初在《红色处 女地》杂志编辑部内建立的。 2、“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诽谤
1个回答2024-02-01 22:35
可以起诉,应当能胜诉。
以诽谤为题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2-22 09:30
一阵狂风过后,成片的芦苇安然无恙,挺拔的树木却被连根拔起。同样,一张白纸会被风随意吹走,一只远比纸小的蝴蝶却在原地只做摇摆。这是什么道理?芦苇、蝴蝶看似弱不禁风,却能与大地相连的站稳脚跟,芦苇用倒...
全文
成语:诽谤的话
1个回答2024-02-23 02:40
您好! 诽谤的话: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