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咬文嚼字的名人故事?

2024-03-16 00:38

1个回答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用“敲”字(来替换“推”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不足以说明『早』,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贴切。」齐己听了,认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 一开始王安石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又觉得“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才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祁所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象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两句都是‘通感’或‘感觉移借’的例子

相关问答
有哪些咬文嚼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20:27
贾岛一次在想一句诗‘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好一点的时候,一不小心顶撞了韩愈的轿队,结果韩愈不但没生气,反而帮贾岛参谋,最后认为‘敲’字较好,因为僧人一般懂礼教,不会不敲而推的. 就是这个典...
全文
咬文嚼字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4 19:07
咬文嚼字的典故 死囚获赦 古时候,一巡按上堂审理重案。看着跪在堂下面无人色的死囚,心血来潮念出一句:“水上冰冻,冰积雪,雪上加霜。”这上联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一是用了顶针手法,后句的第一个字...
全文
咬文嚼字的故事,还有更多的吗?
1个回答2024-01-26 16:45
秀才改对联 --------------------------------------------------------------------------------   从前,有个进...
全文
咬文嚼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5:46
识文断字 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讲文张字 指讲求文字工丽并张大其词. 识文谈字 知晓文字. 梳文栉字 指训释文字. 咬文啮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咬...
全文
成语咬文嚼字?
1个回答2024-02-29 03:46
咬文嚼字,汉语成语,拼音是yǎo wén jiáo zì,意思是在词句上斟酌推敲,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亦作“咬文啮字 ”。出自〔元〕...
全文
咬文嚼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06:45
  咬文嚼字   【拼音】: yǎo wén jiáo zì   【解释】: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
全文
《咬文嚼字》里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5 23:06
咬文嚼字yǎo wén jiáo zì [释义] 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语出] 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正音] 嚼...
全文
咬文嚼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5:46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
全文
咬文嚼字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3:34
贾岛一次在想一句诗‘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好一点的时候,一不小心顶撞了韩愈的轿队,结果韩愈不但没生气,反而帮贾岛参谋,最后认为‘敲’字较好,因为僧人一般懂礼教,不会不敲而推的。 就是这个...
全文
咬文嚼字大意思
1个回答2024-02-26 11:12
基本释义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 处 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例 句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