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如何使自己变得高尚事例

2024-03-17 03:26

1个回答
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是一种修养,倾听是一种气度。因此,学会倾听,你会变得道德高尚;学会倾听,你会变得胸襟开阔;学会倾听,你会从中受益无穷。一句话,学会倾听,善莫大焉!

伯牙弹琴,弹到描绘高山的曲调时,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弹到描绘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听懂了伯牙的音乐。因为懂得倾听,世上便有了这一段有关知音的千古佳话。

白居易做完一首诗,总要吟唱给一些老妪听,倾听她们的意见,然后对诗句进行修改。因为懂得倾听,白居易的诗才明白如话,平实易懂,更使他有了“平民诗人”的美誉。

蒲松龄一间草棚,一支毛笔,几张板凳,几壶茶水,加上他长期倾听路人讲述民间故事,才使我国有了第一部既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又给人以现实主义真实感的文言文短篇小说《聊斋志异》。

学会倾听,不仅能让我们交得知心朋友,写出精妙文章,还能让统治者,领导人在体察民情,安邦定国方面有所作为,取得成就。

唐太宗广开言路,他善于倾听魏征等忠臣的进谏,改革时弊,这才成就了唐代的“贞观之治”。

可见,学会倾听,在历史上,在现实里,都是有极大好处的。相反,如果不会倾听,则于己,于人,于家,于国都无益处。

周厉王闭目塞听,把百姓的意见当成洪水猛兽,把提意见的人抓来杀掉,最终他自己也没有好下场。

西楚霸王项羽听不进谋士范增的建议,最后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马谡恃才自傲听不进部将王平的劝告,屯兵山上而被魏军断了汲水道,结果街亭失守,蜀军败退,马谡的脑袋也搬了家。

正因为我们没有学会倾听,才把父母的关爱当成唠叨,把老师的善意批评理解成蓄意中伤,把朋友的逆耳忠言当成落井下石,结果不仅使自己情绪低落,还伤了父母,老师。朋友的心。

无论如何,因不懂倾听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应该成为前车之鉴,而由善于倾听所带来的无穷好处则应成为后事之师。只有做到牢记前车之鉴,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不断地创造新的辉煌。

我们之所以生有两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或许就是上天为了让我们少说废话,多听忠言。因此,让我们大家都学会倾听吧!学会倾听,善莫大焉。
相关问答
倾听 如何使自己变得高尚事例
1个回答2024-01-18 17:33
  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是一种修养,倾听是一种气度。因此,学会倾听,你会变得道德高尚;学会倾听,你会变得胸襟开阔;学会倾听,你会从中受益无穷。一句话,学会倾听,善莫大焉!   伯牙弹琴,弹到描绘高...
全文
善心使人品德高尚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2-07 05:02
很久以前,有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在他年事已高时,便决定把家产分给三个儿子,但在分财产之前,他要三个儿子去游历天下做生意。临行前,他告诉孩子们:“你们一年后要回到这里,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
全文
证明倾听使人明智、谦虚的实例
1个回答2024-03-15 09:48
唐太宗虚心纳谏,当今政府网上政务公开公民参与决策,以自己为例也可以啊
有关倾听重要性的事例和名人名言别弄其他的事例,就要倾听的,
1个回答2024-02-26 22:05
  1.焦耳求知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
全文
三个和尚的故事使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4 14:33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段寓言,其寓意是: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
全文
求用倾听造句、倾听的意思及例句?
1个回答2024-03-16 20:11
1、上课了,我们不光要倾听老师的话语,还要倾听同学的发言。 2、课堂上,我们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音乐课上,我倾听着老师动听的歌声。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心灵去倾听例子
1个回答2024-01-24 12:26
朋友向你诉说他的事情或者经历怎么怎么的苦或者怎么怎么的难过啥的时,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假如你就是他呢?你把你怎么处理的和他分享,这就是个例子 用心就是结合自己的情况而不是敷衍过去就得了
有关倾听重要性的事例和名人名言?
1个回答2024-02-28 20:32
1、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富兰克林适用于对待朋友要认真倾听的情况。 2、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
全文
古代人品德高尚的事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1 23:00
品德高尚的人物事例有: 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后来,“孔融让梨肆穗厅”成为团结...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