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举考试一共产生状元90名,看看哪个省的人最多

2024-03-17 06:29

1个回答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是由州县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是省一级的统考,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第三关是会试,是由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各省举子才有资格应试;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三关之外,还有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分档次录取,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这样的考试一般是三年一次,特殊情况时可例外,有时几年不试,有时一年两试,比如,洪武三十年就加了个夏榜。纵观有明一朝,前后共举行了90场(轮)考试,共产生90名状元。

科考中最风光的就是“三元”及第。所谓“三元”,就是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和殿试的状元三个第一名。明朝第一个“三元及第”的安徽人黄观,他于洪武二十四年就以“三元”身份成为明朝科举上大满贯得主。他从秀才到状元,经过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故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给予了极高评价。就是这样一个“三元及第”的大才子,但最终却被皇帝朱棣除名,连族人都受到株连。

西历 中历 姓名 籍贯 备注

1371年 洪武四年 吴伯宗 江西金溪县人

1372年 洪武五年 朱善 江西丰城县人

1385年 洪武十八年 丁显 福建建阳县人 原取花纶,但因明太祖朱元璋梦见殿中有巨钉而取丁显为第一

1388年 洪武二十一年 任亨泰 湖广襄阳人

1391年 洪武二十四年 黄观 南直隶池州府贵池县人 三元及第,靖难之役时为建文帝殉死,明成祖即位後摘除其功名

1394年 洪武二十七年 张信 浙江定海人

1397年 洪武三十年 陈进士 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1397年 洪武三十年 韩克忠 山东武城人 (夏榜)

1400年 建文二年 胡广 江西吉水县人 原内定王艮,但因王艮其貌不扬而改擢胡广为第一

1404年 永乐二年 曾棨 江西永丰人 原取刘子钦,但因刘骄矜自恃,引起主考官解缙不快,解缙遂将考题洩漏给曾棨

1406年 永乐四年 林环 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

1411年 永乐九年 萧时中 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

1412年 永乐十年 马铎 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

1415年 永乐十三年 陈循 江西泰和人

1418年 永乐十六年 李骐 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 本名李马,帝不喜,赐“骐”为名

1421年 永乐十九年 曾鹤龄 江西泰和人 原取刘矩,但因明成祖朱捸梦见鹤翼而取曾鹤龄为第一

1424年 永乐二十二年 邢宽 南直隶无为州人 原以孙曰恭为第一,但因其名不为帝喜,遂改取邢宽。邢宽有足疾。

1427年 宣德二年 马愉 山东临朐人

1430年 宣德五年 林震 福建长泰人

1433年 宣德八年 曹鼐 北直隶宁晋县人

1436年 正统元年 周旋 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

1439年 正统四年 施槃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原取张和,因张有眼疾而改取施槃

1442年 正统七年 刘俨 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1445年 正统十年 商辂 浙江淳安人 三元及第

1448年 正统十三年 彭时 江西安福人

1451年 景泰二年 柯潜 福建莆田人

1454年 景泰五年 孙贤 河南杞县人 原取士丘浚,因其貌不扬而改取孙贤

1457年 天顺元年 黎淳 湖广华容人

1460年 天顺四年 王一夔 江西新建人 原取祁顺,因与皇上朱祁镇之名相近,遂改取王一夔

1464年 天顺八年 彭教 江西吉水人

1466年 成化二年 罗伦 江西永丰人

1469年 成化五年 张升 江西南城人

1472年 成化八年 吴宽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

1475年 成化十一年 谢迁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1478年 成化十四年 曾彦 江西泰和人

1481年 成化十七年 王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之父

1484年 成化二十年 李旻 浙江钱塘人

1487年 成化二十三年 费宏 江西铅山人

1490年 弘治三年 钱福 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人

1493年 弘治六年 毛澄 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

1496年 弘治九年 朱希周 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 疑因洩题作弊且名字得上所喜而抡元

1499年 弘治十二年 伦文叙 广东南海人 原取丰熙,因丰脚跛而改取伦文叙

1502年 弘治十五年 康海 陕西武功人

1505年 弘治十八年 顾鼎臣 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

1508年 正德三年 吕柟 陕西高陵人 原取杨慎为第一,但杨因试卷为火所焚而落第,不过3年後再试仍抡元

1511年 正德六年 杨慎 祖籍江西庐凌,徙居四川新都

1514年 正德九年 唐皋 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

1517年 正德十二年 舒芬 江西进贤人

1521年 正德十六年 杨维聪 顺天固安人

1523年 嘉靖二年 姚涞 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

1526年 嘉靖五年 龚用卿 福建怀安人,一作福清人

1529年 嘉靖八年 罗洪先 江西吉水人

1532年 嘉靖十一年 林大钦 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人

1535年 嘉靖十四年 韩应龙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1538年 嘉靖十七年 茅瓒 浙江杭州府钱塘人 原取陆师道後改袁炜,但因明世宗朱厚熜突然改变心意,临时改取茅瓒

1541年 嘉靖二十年 沈坤 南直隶太和人,祖籍昆山

1544年 嘉靖二十三年 秦鸣雷 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 原取吴情,但其名不为明世宗朱厚熜所喜,且因明世宗梦见雷声,遂改取秦鸣雷

1547年 嘉靖二十六年 李春芳 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人

1550年 嘉靖二十九年 唐汝楫 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人

1553年 嘉靖三十二年 陈谨 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1556年 嘉靖三十五年 诸大绶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1559年 嘉靖三十八年 丁士美 南直隶淮安府清河县人

1562年 嘉靖四十一年 申时行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

1565年 嘉靖四十四年 范应期 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

1568年 隆庆二年 罗万化 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

1571年 隆庆五年 张元忭 祖籍四川绵竹,徙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1574年 万历二年 孙继皋 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

1577年 万历五年 沈懋学 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

1580年 万历八年 张懋修 湖广江陵人 原为第三,因为权臣张居正之子而擢为第一

1583年 万历十一年 朱国祚 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

1586年 万历十四年 唐文献 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

1589年 万历十七年 焦竑 江宁人

1592年 万历二十年 翁正春 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

1595年 万历二十三年 朱之蕃 南京人,世居山东荏平,后附南直锦衣卫籍

赵秉忠的考卷

1598年 万历二十六年 赵秉忠 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

1601年 万历二十九年 张以诚 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人

1604年 万历三十二年 杨守勤 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

1607年 万历三十五年 黄士俊 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

1610年 万历三十八年 韩敬 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为主考官汤宾尹的门人且行贿通关而抡元

1613年 万历四十一年 周延儒 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1616年 万历四十四年 钱士升 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

1619年 万历四十七年 庄际昌 福建永春人

1622年 天启二年 文震孟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

1625年 天启五年 余煌 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

1628年 崇祯元年 刘若宰 南直隶安庆府怀宁人,一作潜山人

1631年 崇祯四年 陈於泰 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原取吴伟业,但陈於泰因为是主考官周延儒之姻亲且行贿通关而抡元

1634年 崇祯七年 刘理顺 河南杞县人

1637年 崇祯十年 刘同升 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1640年 崇祯十三年 魏藻德 顺天通州人

1643年 崇祯十六年 杨廷鉴 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

注:南直隶,相当于现在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二省一市。

北直隶,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

相关问答
科举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谁,有无记载考试中写得哪篇文章中的状元?
1个回答2024-03-19 03:40
科举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孙伏加。在诸多的资料里都没有记载他考试中写的那篇文章而中的状元。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但是有据可查的状元只有唐朝,可能是当时隋朝的记录不完善查不到的。所以第一...
全文
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为什么称为“状元”?
1个回答2022-10-05 16:31
我上面的好象是文曲星转世啊,太厉害了。我要拜你为师!
科举考试后落地比状元出名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4-14 00:42
张继 落榜后写出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蒲松龄 《聊斋志异》的作者 70岁时还参加科举 郑板桥 康熙秀才 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 康有为 五十多岁了还跟一帮小童生参加考试
科举考试后落地比状元出名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0 23:36
张继 落榜后写出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蒲松龄 《聊斋志异》的作者 70岁时还参加科举 郑板桥 康熙秀才 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 康有为 五十多岁了还跟一帮小童生参加考试
科举考试后落地比状元出名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17 03:40
张继 落榜后写出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蒲松龄 《聊斋志异》的作者 70岁时还参加科举 郑板桥 康熙秀才 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 康有为 五十多岁了还跟一帮小童生参加考试
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为何叫状元,是怎么由来的?
2个回答2022-12-18 13:21
古时候考试是写状子,刚开始的时候叫第1名是状头,后来感觉不好听,所以才叫成了状元。
科举考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那么状元一词的来历是什么呢?
4个回答2022-12-03 16:10
状元一词的由来是从西汉就出现了,据说状元的状字是因为在当时每一名被录取的人都会得到一纸举荐书,因为类似状纸,至于元字,元有开始、首先、第一的意思,所以才会叫状元是第一名。
科举状元
1个回答2024-04-13 19:57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
全文
才当上状元,科举考试就取消了,最后一位状元是谁?
1个回答2023-02-21 11:35
才当上状元,科举考试就取消了,最后一位状元是刘春霖 ,他从小好读,家境贫寒,他是冒充良民去参加考试的。
明朝时代科举考试的文体
1个回答2023-10-23 07:18
正楷吧,还是封卷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