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之会的注释译文

2024-03-17 09:25

1个回答

1.使:派
2.欲:想要、打算
3.窃:私下
4.闻:听说
5.因:于是,就
6.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
7.刃:名词用作动词,杀
8.靡:退却
9.寿:祝寿
10.竟:终了
11.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 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缶。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秦王不肯敲击瓦缶。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相关问答
求《和子由渑池怀旧》注释
1个回答2022-10-03 14:42
苏辙原诗为:   《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
全文
渑池会见是三国演义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7 13:21
不是的。 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
全文
渑池会面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1-26 05:19
不是成语,是典故。 指公元前279年, 蔺相如 随从 赵惠文王 与 秦昭王 会于 渑池 之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京剧《将相和》第十六场:“ 渑池 会上杀气高,两国君臣假谈笑。”参见“...
全文
渑池相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4:00
我是在网上帮你搜索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赵惠文王作国君的时候,得到楚国的一块宝玉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派人送信给赵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赵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当。地位...
全文
将相和渑池之会的起因经过结果
1个回答2023-02-06 10:57
上面说的都不对
渑池会见是成语么
1个回答2024-02-12 14:52
不是成语,是典故。 指公元前279年, 蔺相如 随从 赵惠文王 与 秦昭王 会于 渑池 之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京剧《将相和》第十六场:“ 渑池 会上杀气高,两国君臣假谈笑。”参见“ 渑池...
全文
渑池相会成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01:28
释义:渑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南。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渑池会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0:21
故事的起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想在会见时侮辱赵王,侮辱赵国。 故事的经过是:蔺相如出谋,自己跟赵王前行,廉颇率军做好抗秦准备。在会见中,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以此侮辱赵国和国君。蔺相...
全文
将相和,渑池之会
1个回答2024-02-27 01:46
同意,1击了缶是低级乐器,而赵王鼓的瑟是高级乐器;2他受辱又不敢进攻赵国,怕廉颇
渑池相会故事 简单点
1个回答2024-02-27 05:26
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互修友好。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