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洲镇的历史沿革

2024-03-26 03:48

1个回答

清代,属雀亏香山县黄旗都,民国时属中山县第九区和第十区。1952年冬,九区属的大岗、潭洲、黄阁等乡和十区属的义沙、新联、顷指神南顺等乡合并组成中山县第十五区(后改称大岗区)。1953年4月,析出大岗镇为区级镇。1957年3月撤区,分为大岗、黄阁两个乡。1958年秋,大岗乡成立人民公社。同年冬,大岗公社与大岗镇公社并入黄圃公社。1959年春,从黄圃公社析出,与大岗镇和从万顷沙公社析出的黄阁,合并为大岗公社。同年7月,划属番禺。同时析出大岗镇和黄阁两公社。1960年1月,改称潭洲公社。同年4月,与大岗镇合并为大岗公社。1961年上半年析义沙、新联、南顺等大队与灵山析出的庙贝组建逗庆庙贝公社(此公社不久并入灵山公社)。同年11月,大岗公社一分为三,即大岗公社、潭洲公社、大岗镇公社。1962年1月,析出义沙公社。1963年2月仍复合并。1964年4月,潭洲、大岗两公社合并,称大岗公社。1969年大岗镇并入。1973年8月析出。1984年称大岗区。1987年3月称潭洲镇 。

相关问答
潭水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7 04:13
圩镇:潭水圩,在县城西南24公里处。明嘉靖年间始建集市,圩场在潭水河一深潭北岸边,故称潭水圩。1953年8月设潭水镇(原乡级镇),1984年升为区级镇。今为镇人民政府驻地。建国后,逐年扩建,各行各...
全文
潭头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9 22:25
潭头镇人文历史悠久,是北方移民首选之地,长乐文脉源头。潭头镇区域辖旧时芳桂乡之大宏里、方安里。1928年设潭头区公所,1945年设潭头镇,1949年设潭头镇,1950年设潭头区,驻潭头,1956年...
全文
源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4 12:56
明清时期,辖区东、北、西部分别属大河保、青台保、青泥保、桐河保。 民国10年(1921年)设源潭区。下设16乡,乡设保。 民国20年(1931年)源潭区下设联保,联保下设保。 民国36年(1947...
全文
源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2 20:20
源潭镇旧时称为“源潭铺”,据史料记载,古时的源潭曾是桐城到太湖跑马送文书的驿站。在源潭镇黄鹤塘水库出土的“潜山安徽龟”化石,距今有6000万年的历史,因此使潜山被国际动物学家公认为“亚洲爬行类动物...
全文
派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2 17:57
派潭镇是增城区北部最大的山区镇。镇驻地北档袜并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建圩,因圩侧河中有深潭,常放竹排(竹木筏),得名排潭,后取谐音称派潭。1949年为派潭区。1958年成立派潭公社,1983年又...
全文
派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1-11 00:15
派潭镇是增城区北部最大的山区镇。镇驻地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建圩,因圩侧河中有深潭,常放竹排(竹木筏),得名排潭,后取谐音称派潭。1949年为派潭区。1958年成立派潭公社,1983年又改区,1...
全文
龙潭坪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11-19 10:46
龙潭坪镇是革命老区,该镇白竹坪村曾是鹤峰、五峰、来凤、桑植、永顺、咸峰六县 联合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该镇是张家界市的北大门。湘鄂公路贯穿其境。镇内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得到改善,开通了程控电话,有20个村通...
全文
长安镇的长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8 14:37
长安镇区域是满族的故乡之一。境内的城子山山城古遗址证明,早在1200年以前,满族的前身女真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清初,此地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建屯,属南岗招垦局志仁社,1913年属延吉县志仁乡苇兰屯,...
全文
新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1-22 09:10
历史可追溯1100多年。据明《马湖府志》记载:唐僖宗乾符2年(公元875年),西川节度史高骈筑城于此,号平夷军。 宋代即称平夷村。 元代在此设平槐戚芹夷长官司。 明代仍为长官司,并设平夷里。 清代改...
全文
金城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6 12:20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总兵陈龙移驻后浦,金门军政、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包括金门镇总兵署、浯江书院纷纷设立,地方官员及乡绅亦捐资修筑海堤、城隍庙、...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