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老总自曝陷阱 消费者装修多加注意

2024-03-28 14:18

1个回答

关注家装的朋友们都会发现。时不时各行各业都会曝出一些维权故事或是行业黑幕,我们总是一边同情受害者,心里一边嘀咕“千万不要上当受骗了”,而结 果常是“次次都上当,当当不一样”,尤其是在鱼目混杂的家装市场,消费者更加防不胜防。其实,要想识破陷阱非常简单,我们不妨听听优秀家装企业的老总们爆 料。


某装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家装陷阱一般多发生在合同内容、施工过程中。比如,不良公司经常以低价吸引业主,签订合同后肆意增项,看起来3万元的报 价,实际做下来要4、5万。另外,有些家装公司为了保证他们的利润,施工时不按照规范,偷工减料,简化工序,让业主防不胜防。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消 费者不要因为一些公司的狠打折、超级赠送就动心,羊毛出在羊身上,这边给你打折优惠赠送了,那边又变着法把你的钱捞回来,还让你不好察觉。因此,行有行 规,消费者要保持冷静头脑,多比较多打听口碑,不要听信一面之词。”

另一家装企业的负责人更是细致地将陷阱分成三类,提醒消费者多加注意。

材料上虚高报价

业主要与装修企业的相关人员核实所报项目的真实情况,防止虚报谎报;其次要弄清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施工程序以及服务项目。对弄不清楚的材料可到装饰 装修材料市场去咨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应让设计师估算出各种装修材料的用量,规定余亏比例,以防装修时偷工减料;三是在施工图上标明详细的施工做 法和材料品名、等级作为合同附件,仔细检查报价单所列项目的名称、数量、单价和总价,不可疏忽大意,更不可贪一时之便而放弃原则。

偷工减料暗牟利

业主应选择具有合法营业执照,具备装饰装修资质证书,有固定的办公经营场所和固定的设计施工队伍的装修企业;其次要认真检查施工方估算的工程面积, 使用的各种材料规格、等级,弄明工程造价、质量是否与实际相符的;三是当装修结束后,验收工程质量最好请有关质量监督检测部门一道,逐一核对、查找问题, 防范于未然。

施工合同模棱两可

其实,正规装修公司所提供的合同均为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的合同文书,消费者应拒绝由企业自己制定或擅自改变合同中条款的文书。其次,在签订合同前 应明白装修工程合同的内容,如消费者对工程概况、质量要求、工程价款支付等约定的责任、义务尚不清楚,建议当场签订补充协议,阐明双方权利、职责及对违约 方的惩罚或解决方式等条款。三是对签订的合同,必须通过市场管理部门鉴定是否合法有效,如果发生争议,市场管理部门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正确解决矛 盾,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答
什么叫消费陷阱?
2个回答2022-12-17 11:15
就是骗你花钱的呗,
现在很多人陷入了消费主义陷阱,消费主义陷阱与消费陷阱有何区别?
2个回答2022-12-06 08:48
消费主义陷阱是指人们在物质方面的追求过高,为了买大牌的产品付出的代价,消费陷阱是指掉入了别人所说的便宜价格的陷阱
双十一消费陷阱
1个回答2024-02-20 23:20
每一段感情都值得真心相对 ID绚
生活中处处有消费陷阱,你遇到过什么样的消费陷阱?
4个回答2022-12-18 09:20
比如屈臣氏的各种打折策略,你去柜台看到一个东西他就告诉你这个有活动,你不买他又告诉你买第二件半价你再不买他又有一个第三件免费送。
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消费陷阱?
4个回答2022-12-23 18:27
生活中我确实遇到过一些消费陷阱,比如说你去剪头发的时候,人家要让你办会员。
消费主义是怎样的陷阱?
1个回答2023-12-02 10:32
第一,就是损失厌恶,意思就是比起能得到什么,人们对于损失更为敏感,这种套路最典型的就是:包邮,多少人认为包邮东西比不包邮的要划算,真相那都在价格里面, 第二,铆钉效应。比如电商平台经常会进行打折大...
全文
很多人都陷入过消费主义陷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个回答2022-09-04 07:57
有。当时的生活费并不充裕,居然被忽悠的买了一个非常贵的包包,但由于包包的材料比较娇嫩,现实生活中并不适合背。
315晚会上曝的问题,大家有踩过什么坑?中了哪些消费陷阱?
2个回答2022-12-16 10:55
我踩过的这些坑就是,连接免费的WiFi,连接WiFi手机中毒,在路边扫一些小广告,相信别人的广告推广,在直播的过程中购买一些没有质量认证的东西。这些消费陷阱就是,在直播平台上购买东西,在被侵蚀的情况下...
全文
在越南会遇到什么消费陷阱吗?
5个回答2023-02-17 02:50
有的,千万不要让当地人擦鞋,当时我跟团的人就因为这件事被坑了。 在下龙湾的景点和街道游览过程中,当地的男人不时地指着他脚上的鞋子说“太脏了”,要给他擦鞋,并开价只要1美元就可以了。 态度非常...
全文
消费主义陷阱登上热搜,你有遇到过类似的陷阱吗?
4个回答2022-12-22 22:48
遇到过。因为很多商家喜欢用套路,消费者一旦无法分辨,就容易遇到类似的陷阱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