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是谁说的?

2024-03-30 02:52

1个回答

这句话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说的。

这是一句名言,意思是乐曲高妙,不是知音是不会听懂的,比喻知音难求。

《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

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那种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当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断弦绝音。伯牙的绝琴明志,一者做为对亡友的纪念,再者为自己的绝学在当世再也无人能洞悉领会而表现出深深的苦闷和无奈。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钟子期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广为流传,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这段佳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对此做了精当的诠释:“《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蕴涵天地之浩远、山水之灵韵,诚可谓中国古乐主题表现的最高境界。

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没有流传于世,后人无从领略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所以,后人虽不断传颂《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向往之”,对音乐并无切身体会。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战国的诸子典籍多次记录转载,是与当时“士文化”的背景分不开的。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国家观念淡薄,并不忠于所在的诸侯国。这些恃才之士在各国间流动频繁,他们莫不企盼明主知遇。

他们希望能遇见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诸侯王公,从而一展胸中所学。这几乎是几千年来所有读书人的梦想。然而能达到此目标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一生怀才不遇而汲汲无名,有的或隐身市肆,有的则终老山林。

由此可见,《高山流水》在先秦时代就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当在情理之中了。

相关问答
上联: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是非非非也是
1个回答2022-10-01 01:04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是非非非也是 欢欢乐乐,乐乐欢欢,欢欢乐乐乐则欢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是非非非也是 喜喜欢欢,欢欢喜喜,喜喜欢欢欢者喜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是非非非也是 乐乐喜喜,喜喜乐乐,...
全文
情非非梦非非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09 19:15
没有人像你 - 梁静茹 词:姚若龙 曲:宇珩 争执在慢慢累积 所以疲倦也默默累积 侵蚀了爱情 坍塌了亲密 心情在慢慢转移 所以焦点也默默转移 放大了问题 草草分离 璀璨回忆 化为灰烬 在冷静之后剩冷清...
全文
非我非非我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09 20:48
非我非非我:不是我,也不是“非我”。
非是非非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1-27 15:20
自从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就不仅努力探索客观世界的奥秘,也执着地探索着人类思维的奥秘:既寻找客观世界的规律,也寻找人类思维的规律。在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会发现自己的面前有许多未知,也会出现各种...
全文
我者非我 非我所 非我之我
3个回答2023-05-30 20:36
无我,所有五官感受到的我都不是真的“我”,认为是“我”的都只是一个幻象,没有一个“我”的存在,都不是“我”,没有“我”。而这个幻想又是真的“我”,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刹那不停地变化著,既有某一阶段的微...
全文
非也非也是什么意思(非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29 05:26
1、非也,非也是否认一件事情的意思,非也即“不是”或“不对”的意思宽租。多用于强调或口头禅,古代人常用语,否定的意思。在金庸写的《天龙八部》有出现。 2、口头禅意指一个人派巧镇习惯...
全文
非我非非我 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25 07:55
看个人理解,你想他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没有明文规定他的意思。
非我(非我非非我)是个诗人?
4个回答2022-09-30 03:25
不认识,谁啊?我只知道文征明!
请对对联‘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2个回答2022-10-05 18:10
一, 出句: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对句:功功过过,过过功功,功过难辨。 二 出句: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对句:恩恩怨怨,怨怨恩恩,恩怨难解。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