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的历史沿革

2024-04-02 09:28

1个回答
在四川汶川县地区有关地震灾害的历史记录大致有这些: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十二月壬子,北川发生了4.6级地震,烈度6度,史书记载:“石泉军(今北川县)屋瓦尽落。地震三日,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三年正月辛酉:“四川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九年十月丙子:“四川汶川县及威州俱地震有声。”《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二月辛卯:“四川汶川县初八日地震,至日,复震,俱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闰七月壬辰:“四川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十二月丙辰:“四川小河叠溪守御千户所,及岁茂、汶川等州地再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七年正月丙子:“四川威州及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武宗实录》正德元年十月壬申:“茂州、汶川县地震。”《明武宗实录》正德九年冬十月乙卯:“四川茂州及汶川县地震。”《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五年七月乙卯:“松潘、茂州、汶川等处地震数日。” 清顺治十四年三月八日,汶川发生6级地震,烈度6度。有关书中记载房屋城垣多倾。山崩石裂,江水皆沸。压死男妇无数。自三月三日地震有声,昼夜不间,到四月初九地震乃止。 清乾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汶川、灌县发生5.5级地震,烈度6度。有关书中记载汶川县境内桥梁、道路多损坏。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以北60公里的叠溪镇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为6.1千米。据史料记载,地震发生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坠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至600米,叠溪镇从此不复存在。 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震群型,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千米。震后连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等,致使农田、道路、河床等破坏严重,通讯中断。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加之震前已有预报,采取了人员撤离的措施,因此,人员伤亡仅为800余人,其中轻伤600余人。 来源:老来乐
相关问答
龙川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6-04 19:00
龙川建县历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置龙川县,至今有2228年的历史,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2009年12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
全文
宾川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7 07:08
战国至秦代,宾川县境属滇国叶榆地。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郭昌将兵略滇,在滇池(今晋宁)设益州郡,叶榆、云南(今祥云、弥渡)均属益州郡。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西南地区...
全文
沐川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0 02:18
沐川周为棘地。 汉属犍为郡。 为防彝患,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筑城驻兵。置沐源镇。 宋代在此设沐川寨,并驻兵防守。 元、明、清三代都是长官司治所。 元至25年(1288年)置沐川长官司,属马湖路...
全文
栾川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6 03:37
历史上的栾川建置几经变迁,夏商时期栾川为有莘之野。 汉至北魏置亭,唐置镇。 宋元祐二年(1087年)置栾川镇,因川得名。 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始置县。 金海陵王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
全文
汶上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3 18:29
1996年8月13日,撤销苑庄乡,设立苑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42号)。 1996年8月18日,撤销寅寺乡、郭楼乡,设立寅寺镇、郭楼镇(鲁政函民字[1996]43号)。 1997年6月10日...
全文
东海县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2-28 12:02
东海县一带地域,在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兖州,春秋战国时期相继郯子、鲁和楚。秦朝始设朐县,先属薛郡,后属郯郡。汉立东海郡时,朐县属东海郡,三国时魏改东海郡为东海国。南北朝时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在...
全文
开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3 23:34
开县古属梁州之域。西周,属庸国。东周春秋时期,属巴国。 秦、汉属巴郡朐忍县地。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蜀先主划朐忍西部地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 属益州固陵郡。 南北朝,刘宋(420—479...
全文
马关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23:22
马关县境,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马关属益州牂牁郡进桑县;东汉时改属进乘县。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 (公元225年)3月,属兴古郡进乘县。 西晋永嘉四年(310...
全文
武强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02:12
春秋时期,武强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武强县先属燕,后属赵。 秦时武强县地属巨鹿郡。 西汉高祖六年,夫疥为武隧侯,南部为武强侯国。汉文帝二年,改为武隧县。 新莽时期,武强县改名为桓隧县。 东汉时,...
全文
海门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4 11:00
海门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沙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