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说苏轼断句

2024-04-11 19:50

1个回答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①其上。武阳君②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③可俯而窥④也。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⑤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⑥,殊不畏人。闾里⑦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⑧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苛政猛于虎,信哉!
译文
 我小的时候所住的书堂前面,有竹子柏树和各种花,欣欣向荣,长满了院子,很多鸟在上面筑巢。武阳君(我的母亲)厌恶杀生,命令小孩和仆人都不得捕捉小鸟。仅仅几年的时间,(由于没有捕捉行为)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他的幼鸟可俯身而看。又有四五只叫桐花凤的鸟,白天在花木丛里一齐飞翔。这种鸟羽毛极为罕见珍贵,而且能驯养服从,从来不畏惧人。乡里人偶然见了,把这当作奇怪的事。这其实没什么,不技之诚,它们信任异类。民间有一种古老的说法:鸟雀的巢建得离人太远,那么它们的孩子就会有被蛇、鼠、狐狸、鸱鸢吃掉的忧患。人既然不杀鸟雀,那么它们自然愿意接近人,想免除这个灾患(指鸟的孩子被蛇、鼠、狐狸、鸱鸢吃掉的忧患)。从这件事情看,日后鸟雀不敢接近人的原因是以为人的作为比蛇鼠之类牲畜的作为更加残暴(为了说明下面的“苛政猛于虎”,说苛刻残酷的刑法比老虎都要凶猛),相信“苛政猛于虎”这句话了。
 全篇讲的是爱鸟的故事。究其深意,在于一个“仁”字,篇末的“苛政猛于虎,信哉!”正显出“仁”字的实质。凡人之情,皆出于“仁”,否则,其带给社会的灾害是难以估量的。所以苏轼提倡以“仁”治天下,“百官之众,四海之广,使其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贵,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 从“仁”的哲学思想而广展到“仁政”的主张,已属政治思想的范围。

相关问答
苏轼诗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是不是苏轼写的
1个回答2023-01-04 02:24
偕荒漠被仄了事屡
简述苏轼生平 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05:49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
全文
苏轼的《琴诗》中,苏轼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07 03:31
琴声从哪里来的?
苏轼为什么叫做苏轼?
1个回答2023-01-01 17:15
轼是古代车前面的扶手,处于显眼的位置,看上去可有可无,但没有却总觉的缺少点什么。希望他即使身居要位,也要懂得掩饰自己
苏轼为什么叫轼
1个回答2023-05-03 03:31
苏轼叫轼的原因如下 一个是车的前轱辘,一个是车的后轱辘都是车贴近地的部分,起这个名字的目的是希望他俩日后踏踏实实,不要忘本.苏洵《名二子》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
全文
苏轼的轼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02 11:2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名与字是他的父亲苏洵所起.苏洵号老泉,后世称为老苏.为苏轼与其弟苏辙的名字,老苏还有一篇《名二子说》的名文: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
全文
苏轼心中的佛感想苏轼心中的佛大家对这个故事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1-20 18:38
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屎,见人是屎.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苏轼是什么派词人 苏轼读汉书
1个回答2022-12-25 04:05
苏轼是豪放派 词人。
苏无名是不是苏轼
1个回答2023-07-21 07:10
不是 苏无名是狄公亲传弟子,历史上大唐武则天时期,不光有狄仁杰这位神探,而且还有一位神探苏无名,他的侍销事迹是因为一部小说集《纪闻》,小说的传播力非常大,因此他也是在民间非常出名,《唐史》中有关于苏无...
全文
苏轼与苏辙名字有什么含义(苏轼和苏辙的名字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6 07:35
我们经常说,“人如其名”,一个人和他的名字之间,或许会有着某种联系,因为名字寄托着他的家人对他的期望和培养,所以他也就会照着某一个固定的方向去发展。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族“三苏”,父亲苏洵,...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