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的历史沿革

2024-04-13 13:57

1个回答

旧石器时代,今眉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常兴镇杨家村多次出土的铜鼎、编钟、陶瓷酒器,说明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悠久;遍及全县的32处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证实远古人类在此活动的足迹。
县的建置,始于春秋。 原名郿县。今眉县,在夏商时,渭水南为微国,渭水北属邰国(系炎帝之后,姜姓所封)。
西周时,微地为陆浑戎(允姓之戎);渭水北,东属邰国,西为郿邑;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公元前1022~前975年)西巡时,叔齐子孙协助有功,被周穆王封侯,侯爵,因称申侯,史称其为“西申国”,为最早的申国。其国都故址在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后又被称作“申戎”,亦称“姜氏之戎”。
战国时代,正式设立郿县,境内有白起城。今眉县渭水南,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即设为武功县。
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在今眉县渭水北先设荣县(一说未设),后改为郿县,治所一说在今常兴镇西,一说在今车圈村。
西汉因之,渭水南仍为武功县。新莽元始五年(公元5年),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改名曰汉光邑,渭水南依旧。
东汉初年(25),撤销武功县和邰县。永平八年(65),于渭水北之故邰城(今杨凌区杜家坡和扶风县揉谷乡法禧村、疙瘩庙一带)复设武功县。献帝中平元年(189),改汉光邑为安汉县。
西晋太康八年(287)今眉地称秦国,后复为郿县。西晋亡于汉(前赵),今眉地号曰郿城。
“自东晋元帝渡江(317),郿地虽属前赵,但因秦雍流民多南出樊沔,孝武帝(373—396)曾于襄阳侨立雍州,以郿、筑、凡阳三县隶扶风,皆遥领,非实有其地”。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改郿城县曰平阳县(一曰太延三年〔437〕)。
西魏大统四年(538),又改平阳曰郿城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设温汤县,辖地为今周至县西部,眉县渭水南东部地区。天和元年(566),于县境西南斜城(今第五村乡境内)置云州。建德三年(574),撤销郿城县(渭水北)、温汤县(渭水南),县地并入周城县;是年,周城县城由今岐山县京当周城镇迁至斜城(故址在今第五村乡境内);是年撤销云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周城曰渭滨县。大业二年(606),改渭滨曰郿县。义宁二年(618),于郿县东部设凤泉县,并于郿县境内设郿城郡。
唐灭隋,于武德元年(618)改郿城郡为郇州,三年(620)州废,将郿县城迁今址。贞观八年(634),撤销凤泉县,其地并入郿县。
北宋景祐三年(1037)正月,翰林承旨,评定三等国,郿城属小国。
金因北宋制。
蒙古于1234年灭金,辖郿县。元初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升郿县为郿州,于东部设柿林县。顺帝至元元年(1335),复改郿州为郿县,并废柿林县,其地复归郿县。此后近700年间,一直称郿县。
清代郿县属凤翔府辖地,民国初属关中道,不久重新划定全国区划,取消道治,郿县为省辖92县之一,1938年,改隶陕西省第九督察专员公署。
郿县,唐、宋为次畿,金称中县,明称小县,清称中县,民国曾为丙等县。
1949年7月郿县解放,亦称郿县。先后隶属于宝鸡分区、宝鸡专员公署、宝鸡地区,今属宝鸡市辖县之一。
1958年12月1日,根据国务院调整县市规模的通知,撤小县并大县,郿县被撤销建置并入周至县。1961年9月,周郿分县,恢复郿县建置。
1964年9月,依据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和上级通知,将“郿”字改为“眉”,从此遂为眉县。

相关问答
眉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8 09:20
旧石器时代,今眉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常兴镇杨家村多次出土的铜鼎、编钟、陶瓷酒器,说明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悠久;遍及全县的32处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证实远古人类在此活动的足迹。 县的建...
全文
东海县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2-28 12:02
东海县一带地域,在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兖州,春秋战国时期相继郯子、鲁和楚。秦朝始设朐县,先属薛郡,后属郯郡。汉立东海郡时,朐县属东海郡,三国时魏改东海郡为东海国。南北朝时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在...
全文
开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3 23:34
开县古属梁州之域。西周,属庸国。东周春秋时期,属巴国。 秦、汉属巴郡朐忍县地。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蜀先主划朐忍西部地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 属益州固陵郡。 南北朝,刘宋(420—479...
全文
马关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23:22
马关县境,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马关属益州牂牁郡进桑县;东汉时改属进乘县。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 (公元225年)3月,属兴古郡进乘县。 西晋永嘉四年(310...
全文
平乐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7 13:44
平乐县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 秦属桂林郡地,汉属苍梧郡富川、荔浦二县地。 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 由富川县分置平乐县,以今县城北平乐溪(乐水)取名,县治在今附城乡糖榨村...
全文
武强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02:12
春秋时期,武强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武强县先属燕,后属赵。 秦时武强县地属巨鹿郡。 西汉高祖六年,夫疥为武隧侯,南部为武强侯国。汉文帝二年,改为武隧县。 新莽时期,武强县改名为桓隧县。 东汉时,...
全文
大关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9 11:31
夏、商属粱州之域,周为窦地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关为秦蜀郡辖地;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县境属犍为都朱提县地;元封二年(公元109),属犍为南部朱提县地;东汉永初元年(10...
全文
花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31 05:39
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原称花县。 花都(原花县)境域,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南海县辖。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 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
全文
安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0 17:00
安县境内设县始于东晋。此前县之大部为涪县境域(涪县治地今绵阳市涪城区),先后隶属广汉郡和梓潼郡。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
和林格尔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1 10:35
和林格尔县历史悠久,秦属云中郡、西汉置定襄郡,北魏时曾建都盛乐。 唐朝初年,663年(龙朔三年)迁渤海都护府于漠南(即汉代成乐城),更名为云中都护府,第二年又改称为单于都护府或称单于大都护府,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