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故事背景

2024-04-21 04:49

简单明了
1个回答
诗人朝代:明朝。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明朝永乐年间进士,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正统十四年(1449),在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于谦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1457年2月,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1459年5月,义子于康将于谦遗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



【译文】

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

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

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赏析】

本诗选自《忠肃集》,为诗人年青时所作。这是一首咏物诗,但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前两句主要写石灰的烧制暗喻若要做不平凡的人,定要经历“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般的考验。后两句议论是石灰的自白,点明石灰石甘愿经受此考验心态和原因: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的本色留在人间。本诗运用拟人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通过对石灰的赞美,表达了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能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做一个无比坚强、正直清白的人。于谦青年时代写的这首诗果真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石灰吟》背景资料: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的时候,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完全可以接受其他朝中政要的建议,将明都南迁。可考虑到京城百姓的安危,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而《石灰吟》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可当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后,1457年2月,于谦却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于谦一生为国为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石灰吟》中的石灰不正是于谦的人生写照吗,而“吟”既是对于谦的赞美,也是对于谦的悲壮牺牲而感到惋惜。
相关问答
石灰吟故事背景
1个回答2024-05-15 02:11
诗人朝代:明朝。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明朝永乐年间进士,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正统十四年(1449),在蒙...
全文
石灰吟写作背景
1个回答2022-11-18 23:08
《石灰吟》写作背景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
全文
石灰吟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07 21:34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
全文
石灰吟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2-11-17 10:47
《石灰吟》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
全文
石灰吟的写作背景
2个回答2022-11-17 21:27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 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
全文
石灰吟写作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18 23:08
01 石灰吟写作背景:在于谦才十二岁时,他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看到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
全文
作者写石灰吟的背景
1个回答2023-11-12 04:30
tenten6666的回答太好了,受益匪浅。
石灰吟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6 18:08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
全文
石灰吟背后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4:20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
全文
《石灰吟》和《墨梅 》的写诗背景
1个回答2023-01-31 18:06
《石灰吟》好像是于谦遭贬时写的,把自己比作石灰,抒发忠臣忠于君王,不怕牺牲的意愿和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墨梅》是王冕的,把自己比作梅花,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意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