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仁人志士才华被埋没的例子

2024-04-22 02:42

1个回答
  《伤仲永》
  王安石作品,选自《临川先生文集》。这是关于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中心思想: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tí)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通“才”】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yé)?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写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和同宗族搞好关系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人们便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父亲;有的人用钱求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并不能与从前的诗相比。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来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条件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很多。他最终成为常人,就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慧,如此有才能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会成为常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的人,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比普通人都不如!
相关问答
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3个感人事迹
1个回答2024-03-13 15:24
我就知道男的啊。《神话》里那个男主角历史上是有的叫蒙毅,是大将军蒙恬的弟弟,秦王的贴身侍卫。项羽的,虞姬江边自刎。还有关羽,事迹太多了,去看三国演义吧。
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4-26 00:55
黄继光:牺牲自己的性命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
古代仁人志士被暗算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18 21:13
岳飞被秦桧迫害,杨业被潘仁美迫害,袁崇焕被崇祯迫害,
古往今来被埋没的人才两例
1个回答2024-05-04 15:07
吴承恩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朝人,他的曾祖和祖父都做过官,到他父亲那一代却以卖花线花边为生。吴承恩小时候就有文名,是他们家乡的天才儿童,「性敏多慧,博极群书」,名震一时,这样的才子可惜考运不佳,...
全文
仁人志士与能仁志士区别?
3个回答2023-05-23 15:07
最大的区别在于“仁人”与“能仁”,仁人指有爱心有德行的人;能仁意为有能力与仁义的智者。后者多了一层“能力”的概述。
从古到今千里马被埋没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0 14:24
伯乐一次在路上看到别人在用一匹马拉盐车,车夫还在一直抽打那匹马。伯乐识出那是一匹千里马,赶紧上前把自己的外衣解下,披在马满是伤痕的身上,告诉车夫这是一匹千里马,你怎么用它来拉盐车呢?千里马感到有人了解...
全文
成语志士仁人?
1个回答2024-02-10 21:51
志士仁人:也说仁人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1 10:29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解释: “志士仁人,没有为乞求苟全生命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道。”
古代仁人志士如何看待生死?
1个回答2024-04-29 14:01
古代仁人志士对待死亡主要思想是成仁取义,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舍身取义,生死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生存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的社会。而在当今...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