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镇的历史沿革

2024-05-01 15:32

1个回答

燕窝镇原名万古场,始建于清代中后期。雍正六年(1728年),属合州来苏里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属合州龙多乡辖。民国20年(1931年),建立万古镇,属合川县第七区辖。解放初,万古撤镇建乡,先后隶属第八区、二郎区辖。(一说,1939年并万古镇、凤凰乡建万凤镇,1941年析置万古乡)1958年9月,设立万古区,区公所驻地在万古乡,同年改公社 。
1981年3月,万古区改为燕窝区,万古公社亦改为燕窝公社。1983年改乡,1991年10月改镇。1993年12月,燕窝撤区并镇,燕窝镇保留至今。1997年,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岩 、新开、福果、桥亭、石栏、梅垭、砚台、困牛、岩坷、鞍山、赶龙、燕窝、接洞、拱桥、谭院15个行政村和万古1个居委会。
2001年,将原凤山乡所辖高峰、文峰、干坝、李坪、凤凰、万坝6个村委会、面积24.01平方千米,87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2人),划归燕窝镇管辖,燕窝镇共辖2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面积53.03平方千米,总人口289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47人,镇政府驻万古场。
2005年区划调整后,燕窝镇管辖原燕窝镇、合隆镇所属行政区域,辖22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面积92.0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燕窝居委会正街47号。
2006年,将凤凰村、万坝村、凤山居民小组、福寺村、响铃村、大塘村划给三庙镇。调整后,燕窝镇面积71.19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相关问答
燕窝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5-01 15:35
原分属汉阳、嘉鱼两县。据《续辑汉阳县志》载:“燕子窝清代赂怀泽三里,在县西南百五十里,村落九”,其余为嘉鱼县辖。1951年6月,燕子窝地区从汉阳县划归洪湖县辖,设为第三区。因区公所驻地集镇燕子窝又...
全文
燕郊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7 10:38
燕郊因春秋战国时期地处燕国城郊而得名,唐宋以来,借助潮白河(箭杆河)码头和京榆古道,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旧镇西建有天齐庙(东岳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天齐庙会,届时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清康熙初...
全文
燕子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6-11 02:05
镇以燕子坪自然村命名。清属东乡博爱里。解放前为燕子区。解放初为二区(燕子区)。1958年改卫星公社,1960年恢复燕子区。1975年撤区并社,分为燕子公社、荞云公社(由原荞云、清湖两个小公社合并而成...
全文
长安镇的长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8 14:37
长安镇区域是满族的故乡之一。境内的城子山山城古遗址证明,早在1200年以前,满族的前身女真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清初,此地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建屯,属南岗招垦局志仁社,1913年属延吉县志仁乡苇兰屯,...
全文
燕山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21 03:17
燕山地区办事处现有地域范围,原为房山县城关公社和周口店公社的部分辖区组成。东方红炼油厂成立后,随着该地区居民区的形成,以及民政、市政、商贸、文化、教育等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加强地方行政管理,实施企政...
全文
新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1-22 09:10
历史可追溯1100多年。据明《马湖府志》记载:唐僖宗乾符2年(公元875年),西川节度史高骈筑城于此,号平夷军。 宋代即称平夷村。 元代在此设平槐戚芹夷长官司。 明代仍为长官司,并设平夷里。 清代改...
全文
金城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6 12:20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总兵陈龙移驻后浦,金门军政、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包括金门镇总兵署、浯江书院纷纷设立,地方官员及乡绅亦捐资修筑海堤、城隍庙、...
全文
大王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04 04:42
大王镇是一个商贸重镇。明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 年)于此古要道设店铺,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即成为商贸集散地,号称大王镇至今已有 500 多年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兆伦钟官城遗址,为汉代铸...
全文
长乐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1 00:43
长乐系古人取自“知足常乐”之义,因“长”与“常”同音,故取名长乐。1949年6月建立长乐区,下辖开元、太平、石砩、剡源、辅仁、安国、贵门乡和长乐镇。1950年1月增设继锦乡,划出安国、贵门乡归属新建...
全文
里水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4 02:57
里水镇,是一块古老、传奇、而又富饶的土地。千百年来,珠江三角洲的西江支流,川流不息,滋润了里水丰收的大地,哺育了里水传奇的文明。考究历史,里水原名郁水,其原因有二:一为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境内,北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