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凿龙门的故事是怎样的?

2024-05-03 17:26

1个回答

大禹治水能够成功,除了有河伯的“河图”之外,还有另外一样宝贵的东西,这件宝物就是玉简。话说大禹正在开凿龙门山的时候,偶然间误入到了一个很大的岩洞里,这个岩洞深不见底,越往里走越黑暗,到后来即使打着火把也寸步难行了。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走了多久,走了多远。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一个东西在闪闪发光,并且越闪越亮,慢慢地这光竟照亮了整个岩洞,比白天还要亮十倍。大禹就壮大胆子走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大黑蛇。这条大黑蛇非常大,也很长,大约有十余丈长。蛇的头上生有一只角,角上顶着一颗夜明珠。这条蛇好像认识禹似的,见禹走近了,就在禹的前面给禹带路。因为有了夜明珠的照亮,禹就再也不用火把,于是丢掉了火把,跟着大黑蛇一直往岩洞深处走去。走了一会儿,就到了一个十分开阔和明亮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还有一座殿堂。只见一群黑衣人簇拥着一个人脸蛇身的神坐在殿堂中央。禹一看到这种情形,心里马上明白了八九分,他知道面前坐着的就是华胥的儿子伏羲,于是就跪下问道:“您莫非就是始祖伏羲吧?您可知道人间正在遭受大洪水的灾难。”

“是啊!”蛇身人对禹说:“我就是那九河神女化胥氏的之子伏羲呀,我也知道地上正在发大洪水。”

他们相互认识之后,两人就很高兴地谈了起来。其实伏羲小的时候也吃过洪水的亏,因而非常钦佩大禹,也很想支持大禹。于是便从怀里掏出一支玉简交给大禹,并鼓励他一定要平息这场大水,为民造福。这支玉简形状像竹片,有一尺二寸长,可是它能伸长缩短,度量任何大面积的土地,这对大禹后来治水很有帮助。

大禹得到这件宝物,就沿途一路治水,不久就来到了龙门山。这是一座很大的山,这座山跟吕梁山的山脉相连接,位于如今的陕西和山西两省交界的地方,刚好挡住了黄河水的去路,使得黄河的水流到这里就改变了方向,往回倒流,水怪趁势掀起巨浪,造成洪水的大面积泛滥,把上流的孟门山都给淹没了。对于面前的这座山,禹还是采取疏导的方法,就叫应龙用尾巴把龙门山辟为两边,这样龙门山一分为二,分跨在黄河的东西两岸,就像两扇开着的门,让黄河水比悬崖峭壁间奔流直下。后人把这个地方取名为龙门。据说,江海里的大鱼到一定的时候就会集合在这山崖下面,举行跳跃比赛,跳过去的鱼就能成龙飞天,跳不过的就会摔得鼻青脸肿,下辈子继续作鱼。又说在龙门的附近有一条涧,叫鲤鱼涧,涧里最多的就是鲤鱼,这些鲤鱼从洞穴里跑出来三个月,就得逆流游到上游的龙门去,有本领的鲤鱼渡过龙门就会变成龙,否则就只能作鱼。后人李白有诗说:“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龙门下游几百里的地方,是有名的三门峡,相传也是大禹开凿的。禹把一段挡住河道的山破劈成了三段,使得洪水顺利流出。水流出的时候,包绕着这三段山,就好像通过三道门一样,所以叫三门。三门各有各的名字,分别叫“鬼门”、“神门”、“人门”。站在黄河两岸的陡崖上俯瞰河谷,只见大河从上游浩浩荡荡奔流过来,越往东,水势越急,刚刚流进三门大禹峡的水,便被两座石岛迎面劈开,劈成惊心动魄的三股急流,随后这三股急流又被两岸突出的岩石紧紧卡住,瞬时间三股急流又拧成了一股,一齐从一百二十公尺宽的小豁口里硬冲出来,直震得满峡谷一片雷鸣巨响。这就是我们要在那里建三门峡水电站的三门峡的光景。在三门峡,至今还有大禹治水时留下来的遗迹:附近的七口石井,据说就是大禹凿三门峡时挖出来的,所以三门峡又叫“七井三门”。在鬼门岛上还有两个圆坑,活像一对马蹄印,却比井口还要大很多,人们叫“马蹄窝”,据说是禹凿开中流砥柱时,跃马跳过三门峡时马的前蹄在这里打了一个溜而留下来的。三门峡上游还有大禹庙,从前,打过山峡的梢公们都要给禹烧香许愿,吃饱喝足之后,这才驾起小舟趟过那汹涌奔腾的急流。

再说大禹治水,总是身先士卒,终日跋涉于沼泽地带,劳累和浸泡,使得大禹的两腿十分浮肿,小腿上的毛也全没有了,腰背也显得很佝偻,以致后人就将弯腰驼背的走路方式称为“禹步”。他整天奔波忙碌,树枝挂住了帽子也不顾,泥泞粘满了布鞋也不管。在整整十三年的治水时间内,禹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女娇感觉非常孤独,也很担心大禹的身体,就跟随大禹出来治水,照顾大禹治水。后来,大禹修河渠修到堰师这个地方。这里到处是石山,形势相当险峻,一座大山——辕山挡住了去路。这座山岩石峥嵘,而且极为坚硬,很难开凿,他就吩咐女娇:“我在山崖边挂了一面鼓,等我敲鼓的时候,你就给我送饭来。”

大禹到了山上,就摇身一变,化作一头力大无穷的巨熊,嘴拱爪扒,硬是在坚固的岩石上挖出了一条深沟。正当他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不小心,踩落一块小石头,这小石头正好砸在鼓面上,可是大禹却一点也没有发觉,还是低着头继续开凿。再说女娇听到鼓声,高兴地给丈夫送饭过来。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竟变成了一头熊,就吓得化成了一块石头。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启母石”,因禹是启的父亲。

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成了一个很有作为的国君。大禹为了便于治理国家,他就把天下按天上的星宿的分野分成了九个州,就是古时候的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所以我们中国又叫作“九州”。

大禹在他闲暇的晚年,还亲手编写《山海经》一书,记录他统治时期的地理风物和神话传说。

相关问答
此石经始禹凿原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2-17 02:12
翻译如下: 传说这块大石头是大禹开凿出来的,河中的河床因为常年水流的冲击变得广阔,河流在深邃的崇山峻岭间流淌好长一段距离,河水不断冲击崖壁又返回来,巨大的石头立在两侧山上,好像随时要掉下来一样但又好...
全文
言之凿凿的意思,言之凿凿读音,言之凿凿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14 12:06
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基本解释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详细解释 【解释】: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
全文
言之凿凿是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4-02-24 09:37
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拼音:yán zhī záo záo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销芹哗指诸掌。” 例句:许多事情...
全文
言之凿凿是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4-02-29 07:32
言之凿凿的意思是: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言之凿凿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说得非常确实,的确有可信的证据。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形容说话...
全文
言之凿凿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7 00:23
言之凿凿yán zhī záo záo 【解释】: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近义词】:千真万确、无庸置疑、铁证如山 ...
全文
言之凿凿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01:26
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形容说话有真凭实据,而不是空泛的用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分句;形容说话有根有据。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
全文
_凿的成语_凿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6 02:01
_凿的成语有:枘凿方圆,_方为圆,磨棱_角。 _凿的成语有:人言凿凿,枘凿方圆,_方为圆。2:拼音是、wánzáo。3:结构是、_(左右结构)凿(上下结构)。4:注音是、ㄨㄢ_ㄗㄠ_。 _凿的具体解释...
全文
言之凿凿什么意思?言之凿凿怎么读?
1个回答2023-12-24 16:27
言之凿凿什么意思?言之凿凿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yán zhī záo záo,简 拼:yzzz 成语解释: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
全文
言之凿凿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10 19:20
桃之夭夭、 逃之夭夭、 想入非非、 小心翼翼、 衣冠楚楚、 气喘吁吁、 天网恢恢、 小时了了、 虎视眈眈、 妙手空空、 风尘仆仆、 大腹便便、 得意洋洋、 威风凛凛、 其乐融融、 信誓旦旦、 硕果累累...
全文
什么什么凿凿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7 08:16
言之凿凿、 人言凿凿、 炳炳凿凿、 言辞凿凿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