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庸

2024-05-07 16:04

历史上的清乾隆年间有没有刘庸这个人,他是个怎样的人,真是罗锅吗?
1个回答
刘墉(1719-1804年),山东诸城人,字崇如,号石,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清。刘墉官至宰辅,学富五车,博通经史百家,然政治文章皆为书名所掩,其书法曾历经三变。早年,他入词馆初师董其昌,走的是秀媚妍润的路子;中年,继学颜真卿、苏轼诸家,逐步形成貌丰骨劲、丰泽厚实的独特风格;晚年,迨入台阁,人书俱老,炫烂归于平淡,劲气内敛,浑然太极,而臻炉火纯青之境。刘墉在书法上浸润毕生,集群贤之大成,终成一代书家之冠。其书法用墨特别厚重,在清代书坛独树一帜,有“浓墨宰相”之称。



  刘墉的传世书迹以后期的行书为多,这些作品总体上都表现出墨色厚重、笔势浓肥、笔划变化随心所欲的特征。乍看似有稚拙、肥满之嫌,虽大多是其晚年书风成熟之作,但难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近年,刘墉书迹在拍卖市场多有出现,但表现平平,价格与其清代书坛宗师的地位不尽相符。



  图中所示,为刘墉一幅七言楷书联。旧装原裱,高132厘米,宽34.5厘米。上联“清风偶与山阿曲”,下联“明月聊随屋角方”。上款“瑜圃属”,款上钤“御赐清爱堂”印;下款“石刘墉”,款下钤朱文“刘墉印信”、白文“石”二印。此联笔势厚实丰泽,于端庄中含秀润,圆转中见雄伟。“清”、“曲”、“角”、“方”诸字结字颇有特色,颜体的转折处采用圆转的笔法,横轻竖重,蚕头燕尾,相对两竖笔微带弧形的特征十分明显。综观全联,既有颜体雄伟大气的气魄,又有苏体秀颖俊逸的风采。从笔法、气势上看,应属刘墉中年精力旺盛,书艺处于鼎盛时期的用心经意之作。



  刘墉书法名重一时,当时踵门求书,以求得一纸为荣的人实在不少,使他穷于应付。相传在不得已时,曾命几个姬妾代笔。包世臣《艺舟双楫》中称:“诸城有夫人黄氏,笔势极似,诸城晚年书多出黄手,小真书竟至莫辨。”又传说,刘墉书风只落“石”两字,或书“瑛梦禅”,单钤长脚“石”印者皆为代笔。除了受人们的审美情趣影响外,这恐怕也是刘墉书迹在拍场上难求善价的又一原因吧。



  刘墉的传世书迹多为行书,楷书作品甚为少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历代名人楹联墨迹》中,曾刊有二则刘墉七言楷书联,但与此联细细比较,在工整、端庄上还稍逊一筹。而且此联的联语“清风偶与山阿曲,明月聊随屋角方”意境甚佳,给人一种恬静的感受,字好句好,展卷闲赏之时,每每有养目怡情之奇效。(何文秀)
相关问答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有哪些是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5-01 12:49
碧血剑: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位爱国将领,因为朝廷昏庸,含冤而死。他是主角袁承志的父亲。 里边袁崇焕的部下基本上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祖大寿他们,还有孝庄,只是提了一提, 不...
全文
刘庸的《父亲的画面》原文谁有??
1个回答2024-03-13 13:48
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我甚至觉得父亲成为我童年的代名词,从他逝去,我就失去了天真的...
全文
历史上的刘伯温怎么死的?与胡惟庸有吗?
2个回答2023-02-11 22:24
没有记载刘伯温怎么死的 ,只说了他辞官归隐了。
历史上天才变成庸人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14 22:35
宋代方仲永 伤仲永 (宋代)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全文
马伯庸历史书?
1个回答2024-04-07 00:18
马伯庸写过历史类的书有《三国机密》、《三国配角演义》、《三国之官渡杀人事件》等。
金庸倚天中真实历史人物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25 22:38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相信大家都读过,至少看过改编的电视剧,书中所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基本都只是套了“历史”的外衣,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冲突的戏剧化,做了大量修改。
金庸的武侠小说属于历史小说吗?
1个回答2022-12-19 09:56
不属于,是虚构的
历史上中庸之道成功的人
1个回答2024-03-14 06:44
许衡不食梨、宰相肚里能撑船。 元世祖想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以自己有病(为理由)辞谢了。许衡去世后,四方有学之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痛哭在墓下的人。皇上特赐谥号为“...
全文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1个回答2024-03-13 06:03
多数人物真实存在 门派也一样 但是主角以及主角的故事线都是虚构的
宰相刘罗锅中刘庸装呀吧是那一集
1个回答2022-09-28 05:35
32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