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古人或名人勤奋学习的例子

2024-05-15 17:57

1个回答

1、童第周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上中学时,考试不及格,老师要让他留级,同学们也笑话他,但他却不悲观失望,而是发奋学习,最后取得了优异成绩。出国留学时他又刻苦钻研,为中国人争了气,成了我国着名的生物学家。

2、王羲之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天都要求自己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毛笔,就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正是因为王羲之的坚持与勤奋,他才被人称为“书圣”。

3、苏秦

苏秦因为求官不成,回家后被人家看不起,他就将太公《六韬》、《阴符》等兵法书籍,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夜深人静,头昏脑胀,眼睛发涩,总想睡觉的时候,他就用锥子狠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后在读书。正是由于苏秦的勤奋,终于他学有所成,成为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活动家。

4、华罗庚

华罗庚从小家境贫困,初中毕业不久就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是他酷爱数学,勤奋不怠:柜台旁,能看到他时常研读数学书籍;半夜里,能见到他挑灯思考的身影……。

十九岁时,华罗庚到一所学校去当会计,他变得更忙碌了,但他并没有因此中断钻研数学,熬夜是常有的事……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

5、孙敬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相关问答
急求~~古今名人勤奋学习的事例!!及勤奋学习的名言
1个回答2024-03-23 16:51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全文
勤奋学习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3 03:17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
全文
勤奋学习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8 07:45
1.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 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2.陆游...
全文
勤奋学习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0 08:12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
全文
现代名人勤奋学习事例
1个回答2024-04-06 19:06
1、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
全文
古代勤奋学习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5-06 11:41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
全文
求古人勤奋学习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20 14:29
头悬梁:传说汉代孔敬,常读书到深夜,唯恐打瞌睡,把头发用绳子系住,挂在屋梁上。 锥刺股:钻孔用的锐器指战国苏秦日夜苦读,要把瞌睡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痛醒了再继续。 凿壁偷光:西汉时候,...
全文
现代名人勤奋学习事例
1个回答2024-04-01 07:50
1、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
全文
关于勤奋学习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7 20:26
1.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 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2.陆游...
全文
关于学习勤奋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08 22:56
1.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 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键团中伟大诗人...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