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审姚大内容介绍

姚县令怎样审石头?
1个回答2024-02-25 19:22

清末年间,滕县有个名叫姚诗志的县令。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这位县令很有学问,写得一手好字。据说他是坐着二把手来滕县上任的。车子除了少量行李衣物外,全是书籍和字帖什么的。

滕县南门里有家卖粥的小市民,一天,五更头,两口子抬着粥缸子、碗架去摆摊儿卖粥。不巧,被一块大石头绊倒,摔烂了粥缸子和卖粥用的碗。小本营生,这一下,去了半个家当,两口子就坐在地上哭起来。

这天早晨,县令姚诗志,出了公馆,准备到南门城外游逛,正好碰上卖粥的两口子在痛哭。他看了看泼得满地的粥和碎缸,又问了问卖粥的家境,就对卖粥的两口子说:“这样办吧,你俩把这块石头抬到衙门里去,老爷我要审问这块石头,叫他赔你的粥缸子。”

卖粥的心里话:俺这就够倒霉的啦,您这位大老爷还开个什么玩笑?!可不抬不行啊,县太爷的命令,谁敢不听!没法,两口子就顺起扁担,用抬粥缸子的架,抬起那块石头,朝县衙门走去。

人们见卖粥的两口子抬着块石头,跟在县太爷后面,朝衙门里去,都感到很稀奇,有的说:“八成大老爷要审石头,这一叽咕,一街两巷的人都跟着去看稀罕,呼啦一下子就挤满了大堂前的院子。

县太爷命令衙役,看守好衙门口,只许进,不许出。然后,他就站在大堂前开了腔:“乡亲们,今天本县令遇上这块石头绊了人,砸破了缸。害得卖粥的两口子哭哭啼啼。本打算审审这块顽石,估计它不会开口。可它毕竟引来了众乡亲,这算它将功补过吧。没说的,请大伙凑个份子,最少一文钱,多者不限,算是大伙周济卖粥的夫妇吧。”

听了县太爷这番话,看热闹的人,纷纷掏钱捐献,功夫不大,就凑了足足有二十多吊铜钱。县太爷让看热闹的人走了以后,自己又拿来五两散碎银子,连同二十多吊铜钱,一起交给了卖粥的,说:“这足够你的粥和粥缸子钱啦,回家去吧。”卖粥的千恩万谢回了家。

从此,姚县令为小民分忧的事,一直传到今天。

姚淑琴藏头诗
1个回答2023-08-14 00:57
姚黄魏紫牡丹王

淑气晴柔满园香
琴声悠悠传古道
青青子衿陌上桑
<姚木兰>的审美特征,急求!跪求!
2个回答2022-09-04 21:07
姚木兰的形象可以说综合了<红楼梦》中好几个女子的特性。她有林黛玉的才智,薛宝初的美貌,史湘云的风姿,小说写她的形体象满月儿一般美丽,除了两眼具有迷人的魔力和婉转娇弱的声调之外,她真有一种神仙般的姿态。作为“道家的女儿”,她首先接受了父亲的熏陶,继承了父亲豁达豪放、爱好自然的性格,成为一个“新派的女孩”。同时严厉的母亲又给了她的“世俗智慧”,使她具有女人“主要的美德”:节俭、勤劳、端庄、知礼、谦让、服从而又善理家事。这样,木兰成了一个儒道文化的集合体。
琴书姚通征南第十八集
1个回答2023-08-20 16:01
没有第十八集,到十七集为止
浅析黄姚古镇传说的审美价值
1个回答2023-12-16 11:56

浅析黄姚古镇传说的审美价值

  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是中国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话传说中,龙是作为神兽的形象而出现的。作为神兽的“龙”的形象,是雄健而神秘的,深受人们的敬畏和尊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析黄姚古镇传说的审美价值,希望能帮到你哦,更多内容请浏览(www_oh100_com/bylw)。

  摘要:位于广西昭平县境内的黄姚古镇如一位端庄、幽丽的古典美人,一直以她拔萃的山水、清凉柔润的石板、不暮的古榕、绕着堤沙的青竹、怡然自得的桥亭、古朴庄重的祠堂、错落有致的人家而名闻天下。黄姚古镇的独特意蕴不仅仅在于景,更在于景中的故事,在于景与情的完美结合。

  一 黄姚古镇传说的依托点

  综观黄姚古镇,她具有灵秀、古雅、宁静祥和之美。灵秀、古雅、宁静祥和的黄姚之美体现了优美这一审美范畴的审美特征。审美主体对优美对象易于发掘、接受、赏玩,优美和谐的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人以感性就可以直接领略到美,获得一种田园诗般的悦耳舒目、心旷神怡的审美愉悦。但优美的形式特征本身并不能说明自己为什么就是美的,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类对种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因此,灵秀、古雅、宁静祥和的黄姚之美虽在感性形式上给人带来悦耳舒目、心旷神怡的审美愉悦,但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蕴。从根本的层面上讲,它体现的是黄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黄姚人内在的思想、情感、理想、审美趣味的一种外显。这种内在的思想、情感、理想、审美趣味就是蕴含在黄姚古镇山光水色中的“意味”。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过,“自有人类以来,这山水就和人类血肉相连,人类世代的情感、思想、希望和劳动都在这山水里刻下了深刻的烙印。”于是,这些灵秀、古雅、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观就不再是简单的静态的形式美了,它们都成了“有意味的形式”。审美主体在对黄姚自然景观的审美活动中,是如何捕捉到自然景观中的这种“意味”,以使审美活动的空间得以扩展的呢?这要归功于附丽于自然景观中的传说。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哪里有美丽的风景,哪里就有动人的传说。黄姚自然也不例外。

  二 黄姚古镇传说的审美特征

  黄姚古镇传说建构在黄姚古镇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这样一个具有独特审美形态的审美客体之上,因而也就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构成及审美文化特征。

  1 龙传说的壮美

  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是中国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话传说中,龙是作为神兽的形象而出现的。作为神兽的“龙”的形象,是雄健而神秘的,深受人们的敬畏和尊崇。

  黄姚无处不留下龙的身影,很多景观都是以“龙”字命名的,从大小龙潭、接龙门、龙畔街、带龙桥、带龙楼、见龙祠、护龙桥、佐龙祠、佐龙桥、回龙庙到黄姚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中的龙楼春涝、鲤鱼化龙、白马龙潭,真可谓“黄姚古镇皆龙景”。在这遍地“龙景”的古镇,关于龙的传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其基本都遵循“龙游黄姚”以及“龙降妖”的模式。《尔雅·翼·释龙》云: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虽是我们祖先的臆想之物,但从对龙的这种“九似”描述来看,龙在人们的臆想当中是一只力大无比、法力无边的雄健之物。在种种“龙出游与降妖”的传说中,它给我们烘托和渲染的是一种大场面、大搏斗的氛围,蕴含着“力量、腾飞、奋进”等精神气质,这是一种壮美之境。壮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阳刚之美”,是指审美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激发人们的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龙传说的壮美,使黄姚古镇的“龙景”熠熠生辉,它使原来优美的静态景观有了升腾的动态感,这就扩大了黄姚自然景观的审美形态特征,使审美主体获得一种“刚柔兼济”的审美体验。

  2 古井传说的神秘美

  关于黄姚的“仙人古井”,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正午十二点,天上的七仙女路过黄姚,在一古井洗澡,恰巧被一姓蒙的婆婆看见。蒙婆等仙女们走后,挑了点井水回去给她那正在闹肚子的孙子喝,没想到她孙子的肚痛真的给治好了!这件事在古镇很快就传开了,于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正午十二点,大家争先到七仙女洗过澡的那口泉井取水。据说,那一天那一个时辰取回来的泉水,放置一年也不会变质,而且特别清甜,用来酿酒,酒香四溢;用来做豆豉,豆豉香醇可口;用来洗竹器,竹器不会生虫子。不仅如此,那里的泉水还可治百病呢!于是大家就把那一天取回来的水叫“神仙水”,把那口仙女沐浴过的泉井叫“仙人古井”。

  “仙人古井”的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它增添了古井的神秘美、朦胧美和梦幻美,引起审美主体的无限遐思和探求欲,有助于人们共同美感的形成,集中审美注意力,进行审美联想,从中发现美、体验美,获得真正的美感享受。

  3 古榕传说的逍遥美

  黄姚古镇古榕参天,一棵棵千年古榕与一座座古老的青砖黛瓦相生相谐。这里的每一棵古榕都有一个传说,传说当年,上洞八仙赴蟠桃盛会归来,路过黄姚,在黄姚边欣赏美景边尽情畅饮,好不逍遥自在。不一会,吕洞宾便有几分醉意了,摇摇晃晃地跑到江边散步。众仙看见吕洞宾那微醉的样子,不禁来了兴致,决定戏他一戏。于是何仙姑从袋子里掏出自己梳头的梳子,朝江边一丢,吹口仙气儿,梳子即刻变成了一棵榕树,斜斜地长在江岸上。而那吕洞宾云里雾里的',哪知道这榕树是仙姑的梳子所变,见榕树斜躺着刚好可以靠背,便走过去坐下休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还做了个美梦呢!醒后发现众仙哈哈大笑,方知刚才被小戏了一番。八仙看天色不早,便腾云而去,哪知何仙姑离去太匆忙,竟忘记把梳子收回,那梳子变成的榕树如今还斜斜地躺在姚江边上呢。后人为纪念这段趣事,就把那棵榕树叫“睡仙榕”。

  听着“睡仙榕”的传说故事,审美主体的眼球或许还聚焦在那棵巨大的榕树上,但他的精神一定已经漫游开了,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恩怨、功名利禄、祸福得失都随着对八仙的逍遥恣意生活的向往而烟消云散。审美主体与对象的审美距离也消失了,不经意间就把自己当成了八仙中的一员。

  三黄姚古镇传说对审美主体美感形成的作用

  黄姚灵秀、古雅、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观能给审美主体带来感官上的审美愉悦,但这属于较低层次的形象美的级别。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往往不满足于获得简单的感官上的审美愉悦,而是追求一种更高级别更完美的美的意蕴,从而获得更大的审美享受。依托自然景观而生的黄姚传说就能对这种美的意蕴的形成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从而极大地影响审美主体美感的形成。

  1 深化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一个由“形”到“神”、由“观”到“悟”不断深化的动态结构。附丽于自然景观中的传说对审美主体审美活动的展开起到巨大的推动和深化作用。

  首先,它能使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由审美感知上升到审美体验。审美感知是指审美主体通过感知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的把握。审美对象总是先通过其感性形式的形态美为审美主体所感知,由此引起审美主体生理、心理上的愉悦感,这是一种浅层次的审美活动。初到黄姚,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当地景观的“形”,即灵秀、古雅、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观,这种外在的“形”由于适应了机体生理的功能,使人的生理器官乃至整个机体达到了感性的和谐状态和生命力的最佳表现状态而产生愉悦感。但主体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浅层次的审美愉悦上,而是希望获得更大的审美感受。浅层次的审美获得的只是象形的形态美,远远没有触及景物的深刻内涵,更无法达到情景结合、物我交融的境界。伴随着传说故事的讲叙来观赏景物,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就会大大不同,就会感到眼前的景物立即生动起来,一种审美情感的交流就会油然而生。在这种审美交流中,伴随着情感的深化流动,想象的驰骋展开,新的审美意象就会不断地生成,从而使审美主体获得悦心悦意的审美感受。这样,审美主体就由审美感知进入到了审美体验阶段。比如“睡仙榕”的传说,随着故事的展开,审美主体眼中的景观就不再是一棵静止不动的榕树了,而是陶醉在八仙的音容笑貌和他们逍遥自在的生活的想象中。在这种想象中,主体的审美空间得以拓展,美的意境得以营造。在这个美的意境当中,榕树不仅仅具有“形”,而且具有了“神韵”,即着上了八仙的神韵了。这样一来,审美主体就不仅仅是和榕树交流对话,还和八仙进行交流对话。

  其次,它能使审美主体实现审美超越。审美超越是指随着审美活动的深入展开和审美体验的深化,审美主体对生命和意义有所体验和感悟,并基于此建构个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形象。在和八仙的交流对话中,审美主体体验到理想生存状态的快乐,从而对八仙逍遥自在的生活充满了艳羡,在这种艳羡中,流露出了审美主体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是主体对自己内心的深层需要的复归,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体验状态,它源于人类对现实存在状态的拒斥,对本真存在状态的追求。在这种拒斥和追求中,总是伴随着主体对意义的追问:人应该怎样生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的幸福在哪里?该如何去实现?正是在这种追问当中,主体的审美理想得以建构起来,从而实现审美的超越。

  2 对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

  黄姚古镇传说对审美主体美感形成的重要作用还表现于它可唤起主体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指出,“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人“再生产”出来的这个“自然界”就是“人化的自然”,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之后的结果。人可以从这个“人化的自然”中观照到自身的本质力量。就审美的角度而言,在人类出现之前,大自然是无所谓美丑的,自然景观之所以美,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形式特征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自然景观的某些形式特征符合人类的某种审美意识,与人类的某种精神、品格、情感、理想的契合,是它成为审美对象的重要原因。具体而言,在对黄姚自然景观进行的审美活动中,如果借助传说故事进行审美活动,审美主体获得的就不止是景物本身的自然形式美感,还在景物中观照到了自己的对象化的精神、品格、情感、理想,发现了直接表现自己生活的内容。比如黄姚各处的“龙景”,经过壮美的龙传说的烘托后,一种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审美情感就会在审美主体的心中油然产生。审美主体由对“龙景”的形式美的欣赏过渡到对为民除害、斩妖除魔、具有超法力的“龙”的崇敬与赞叹,而这种崇敬与赞叹又是人们对国泰民安的稳定安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像龙一样具有超法力的民间英雄的崇敬,或者说是人们对自身的本质力量诸如威猛、勇敢、善良、见义勇为的肯定。传说故事让自然景观蕴含着人的内在企求,蕴藏着人的精神、品格、情感、理想。通过这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审美主体原来没有形式、无法言说、不能欣赏的内心企求和内心力量以一种活生生的“对象”的形式出现,如此一来,审美主体就会从审美对象身上更清楚地反观到自身的主观世界,审美主体的主观世界得到自省、明证和新的改造。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人要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对象,提升到心灵的意识面前,以便从这些对象中认识他自己。”

;
姚和姚可以在一起吗?
4个回答2022-11-24 23:11
按道理来说其实是可以结婚的啊,如果你们不是近亲的话,当然是可以有结婚的,你们只是一个姓而已。
急!!!帮我审审题,并把作文也写上。
1个回答2023-10-24 18:24
什么题,请楼主明确~
没有琴书刘墉审鬼第九集吗
1个回答2022-12-21 02:26
琴书刘墉审鬼第九,十等集
大清盐商姚梦梦,姚梦梦扮演者,姚梦梦谁演的
1个回答2024-04-19 05:41

莫小棋,1981年9月6日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获得金融会计硕士双学位,中国内地女演员、主持人。1998年获得悉尼华裔小姐选美冠军。2008年凭借电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提名和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应届大学生政审是怎么审的,只在学校里审吗?
1个回答2024-01-20 15:28

应届大学政审可能会去学校,也有的会去户籍所在地进行审查,这个要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的单位只在户籍所在地进行考察,有的只去学校,有的学校和户籍所在地都回去。

知识拓展:根据《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要求,考察人选所在单位(学校)以及相关单位应当配合考察工作,客观、真实提供有关情况,着重考察考察人选的德、能、勤、绩、廉,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主要考察下列内容: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考察时,注意核实考察人选报名时提交的信息和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符合报考资格条件,是否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身心健康状况,以及与招考职位的匹配度等情况。

以上内容参考:国家公务员局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