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姓计的名人

2024-05-27 09:07

我想知道史上有哪些姓计的人物和这个姓的来历?
1个回答
计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关于计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源自姒姓,是禹的后代,以封国为姓。夏商时有计国(在今山东胶县西南),是夏禹后人的封国,计国被周人灭后,禹的后人就以封国名命姓,遂成计氏。

出自少昊金天氏,形成于西周初年,系以地名命姓。周武王封少昊之后于莒,建都于计斤(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即《左传》中所说的"介根"。莒国王族的后裔,以祖上建都地名命姓,成为计姓的又一支。

为他姓所改。《通志.氏族略》载:"辛氏改为计氏。"计姓望族居齐郡(今山东临淄)、京兆(今陕西长安东)。



堂号

"晋鉴堂":南宋时候简州知州计有功在临时首都向皇帝献了自己写的《晋鉴》,要皇帝以东晋偏安当镜子,去恢复中原。后来被提举两浙平盐公事。



历史名人

计衡:宋代朝奉大夫,字致平,绍兴进士。历监察御史,出守池州,转朝奉大夫。居官多善政。游太学时,上书言天下大计,高宗嘉之。及卒,家无余资,时称清白吏。

计礼:明代刑部郎中,字汝和,浮梁人。天顺进士。以画菊,落笔皆用草书法。时云:"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

计楠:清代画家。官函吉安训导,耽著迷,精绘事,尤喜画红梅,时称计红梅。有《一隅草堂稿》。

计默:清代诗人,文学家计东之子。濡染家学,以诗文游四方,工入太学。有《菉村诗抄》。

计然:春秋时越国学者,一名计研。其先为晋国亡公子。本姓辛。后改姓计。他不事王侯,潜心于学,博学善计算。

计有功:宋代右丞议郎,字敏夫,安仁人。知简州时,有政绩,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因功为张浚从勇,尝居浚幕府。绍兴中谴诣行在奏封,献所著《晋鉴》。又有《唐诗记事》传世。
相关问答
史上姓计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20 22:19
计姓历史名人:计衡:宋代朝奉大夫,字致平,绍兴进士。计礼:明代刑部郎中,字汝和,浮梁人,天顺进士。计楠:清代画家。计默:清代诗人,文学家计东之子。计然:春秋时越国学者。。。
计姓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4-03 23:01
源自夏禹;望出临淄:全联典指计氏的源流和郡望。 京兆世泽;备物家声:全联典指春秋时期越国的计然,说勾践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物之情可得见矣。范蠡师事之,用其策施之家,乃治产至巨...
全文
计姓氏在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6-06 07:06
计姓历史名人: 计衡:宋代朝奉大夫,字致平,绍兴进士。计礼:明代刑部郎中,字汝和,浮梁人,天顺进士。计楠:清代画家。计默:清代诗人,文学家计东之子。计然:春秋时越国学者。。。
计姓氏在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3个回答2024-01-14 09:57
计姓历史名人: 计衡:宋代朝奉大夫,字致平,绍兴进士。计礼:明代刑部郎中,字汝和,浮梁人,天顺进士。计楠:清代画家。计默:清代诗人,文学家计东之子。计然:春秋时越国学者。。。
历史上姓一的人,中国历史上有姓一的人吗?
1个回答2024-06-10 06:05
历史上有姓“一”的。 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山西、四川等地区,均有一氏族人分布。 姓源出处有: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的汤。商朝缔造者子履,号成汤,字天乙,其后代子孙便取其字为姓氏,称乙氏...
全文
历史上姓一的人,中国历史上有姓一的人吗?
1个回答2024-05-05 12:27
历史上有姓“一”的。 今山东,江苏,河南,安橡没徽,山西、四川等地区,均有梁早纳一氏族人分布。 姓源出处睁正有: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的汤。商朝缔造者子履,号成汤,字天乙,其后代子孙便取其字为...
全文
史姓的由来?姓史的为什么那么少?
1个回答2024-05-10 20:34
也不算少,我们就有一个老师姓史,史姓来源于史官一职,这个还是我们史老师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自豪的告诉我们的
白姓历史名人 白姓的来源 历史上姓白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22 10:53
白展堂 成名技:葵花点穴手,中招之后身体无法行动 白百何 成名技:白氏一阳指,一般男人中招,白色精华立刻狂泻不止
计姓是上古八大姓哪个演变出来的?
1个回答2024-03-19 22:45
计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宋版的《百家姓》中排名第113位。 计姓起源有十个说法:一说是计姓来自上古时期莘氏部落的伊尹的后代;一说是计姓由大禹后代的封地而来的;一说是计姓来自金天氏的后代居住的地方;一...
全文
高姓的来历以及高姓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6 10:08
第一批姓高的人:高元、高奔戎、高渠弥 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吕氏春秋·勿躬》篇说:“高元作室。”高元是远古时期人,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 “高元...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