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的...

2022-07-20 16:36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的翻译和给我们的启示
2个回答
一个人能好人之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奉事父母能尽力,事君上能奉身尽职,交朋友能有信,这样的人,纵使他自谦说未经学问,我必说他已有学问了。
启示是:德行优于知识,行为先于语言。
有子名夏说,贤良者不被女色外物所吸引,待父母长辈一定要敬重孝顺,对待主上要恭敬忠义,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不能出尔反尔。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相关问答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个回答2023-02-20 07:35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
全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3个回答2023-02-21 20:41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易:有两种...
全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感悟?
3个回答2023-04-14 11:06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易:有两种...
全文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2-03 10:14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雪公讲要】 此章说伦常之义。伦者五伦,常者不变也。此为人伦之学,时代有变迁,此学不能变。 子夏,...
全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的意思
4个回答2022-12-19 21:35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
全文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的意思
3个回答2023-03-28 17:26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易:有两种...
全文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4-19 14:30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易:有两种...
全文
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
1个回答2022-09-07 20:25
子夏则把“竭力、致身、言而信”作为行为方式,且严格对应“父母、君、朋友”,又特别指出要“贤贤易色”,是他对“学”的见解。
《论语》子夏曰:贤贤易色 两个贤是一个意思吗
1个回答2023-03-15 12:01
《论语》子夏曰“贤贤易色”中的两个“贤”不是一个意思。前面一个“贤”是动词,是尊重的意思。后面一个“贤”是名词,本意是指贤达之人,这里引申为妻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尊重妻子的品质,而不应注重其外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1-29 10:0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提示】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