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苏轼定风波的几个问题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2022-07-29 20:51

1个回答
主旨是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的《定风波》是词。
全词是紧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主旨展开描写、抒情的。
写景,景中寓情。全词所述之事、所抒之情,均放被词人巧妙的置于“风雨”这一环境之中来展开的。风是什么样的风?“料峭春风”,“微冷”的春风。雨是什么样的雨?春风轻拂,略带凉意的沙沙小雨,是“烟雨”。也正是这种微风、细雨,才决定了虽无雨具,也不觉狼狈。其实,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来看,初春的风雨应该说还是很冷的,更不宜在初春的风雨中没有雨具行走。而词人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体验,一种感觉。这里有个比较,词人在序中有言:“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为何“余独不觉”呢?东坡正是在感受这风雨,借这风雨来冲刷心中的块垒。这里似乎在表达,政治上的大风大雨都挺过来了,这自然界中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还有“山头斜照”在前方相迎呢。要说此时东坡的心态已与刚贬谪时大不相同了,少了一份迷惘、哀叹,多了一份缓和、宁静。
相关问答
苏轼为什么叫苏东波
1个回答2024-02-19 06:33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同上 解析: 苏东坡原名苏轼,“东坡”是他的号,他是北宋著名诗人。 苏轼曾因反对王安石倡导的新法被贬谪。宋神宗元丰二年(...
全文
《定风波》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性格
1个回答2023-01-23 19:05
潇洒旷达,随遇而安。
苏轼定风波类似事例?
1个回答2024-04-30 02:42
例如,上学期间,有次期末考试没有考好,小李很伤心,感觉天都要塌了,闷闷不乐好多天,等到而立之年的小李回想往事时,发现当时的挫折并非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大
苏轼留候论的主旨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06 21:15
苏轼留候论 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
全文
苏轼的浣溪沙的主旨。
1个回答2022-07-31 07:00
作者在政治上虽受到沉痛打击,但他却在词中表现出豁达爽朗的性格,从中可以窥见他对生活和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对青春活力的召唤以及乐观态度。
苏轼留候论的主旨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7-16 11:46
苏轼留候论 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
全文
苏轼《浣溪沙》主旨
2个回答2022-07-18 13:16
表达苏轼不服老、希望继续创造业绩的的心情
苏轼《定风波》的大意
1个回答2022-09-09 00:02
浅译 不要听那穿林风雨打叶声,且不去管它,何不低吟长啸且从容慢走。拄行仗,穿草鞋,比骑马轻松自在,有什么可怕?披一袭蓑衣任凭我湖还烟雨度过此生。 赏析 本词构思精妙,以微彰巨,从欲雨时的...
全文
定风波 苏轼
5个回答2023-11-10 23:23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
全文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全诗
1个回答2024-03-03 17:14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