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离四句,绝百非。请解释四句偈是哪四句?道理是什麽?

2022-08-03 22:51

1个回答
积成百句,皆非得真,故云百非也。请示法之答其真实理,若云‘有’,是增益谤;若云‘无’,是损减谤;若云‘亦有亦无’,是相违谤;若云‘非有非无’,是戏论谤,此是本四句也。复此四句,每句有四。且有中有四句者: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无中四句者: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中四句者: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中四句者: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已上四句,每一句成四句,则成四四拾六句也。三世皆有此十六句,成四十八句。皆有已起、未起,成九十六句。搭上本四句,则成百句也。余法四句皆仿此。
佛法否定这四种问题,离四句,表达的是缘起的含义,四句的问题并非缘起。而并非反对一切语言表述的形式,以表达所谓的“实相”。也不是否认既非肯定,又非否定,亦非矛盾,也非不定,这样子的离开了四句,绝掉了百非,一切都不对,都要把它放掉。 离四句绝百非,也就是一切的否定。这些都不是离四句的真正意思。
佛性是如如不动的,与离四句,绝百非了不相干的。
“有”,将六根的思想断了,心中只有清清净净的,如海水不起波,无一点浮沤,就是小乘修的净缘。思想起,故非佛性;思想不起,亦非佛性。思想起,是生灭法,佛性是不生灭的,两不相干。
“亦有亦无”,亦有亦无的解释,就是心中思想的念头,亦不要断,亦不要执著有。“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惺惺寂寂,寂寂惺惺。”起念动念,历历孤明,不被外缘所转,通是不对的,非佛性。“照而常寂”是净缘,“寂而常照”是无明。“惺惺寂寂”是净缘,“寂寂惺惺”是无明。“历历孤明”是净缘,佛性乃绝对,亦有亦无是相对的。
就是说以上的四句,都是小乘、二乘、外道的境界,非佛性。四句的境界,是忽有,忽无的相对轮回的,佛性是如如不动,绝对的,没有轮回。
相关问答
见见之见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
1个回答2024-02-21 13:51
"你说的是大乘佛教经典《楞严经》(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里面的一句话吧: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我觉得下面的这个分析非常有意思,所以就拿来与你共享一下:...
全文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偈】怎么读
3个回答2023-03-07 18:30
偈ji 第四声!
漫画绝爱最后结局到底是怎麽会事啊
1个回答2024-02-11 04:57
《绝爱》结局为在泉得知晃司被通缉后出现在公众面前,晃司为了见泉而出面,但被警察带走,在晃司被扣上手铐的时候,泉看见了晃司把泉送他的十字架项链和那两枚戒指做成手链带着。 泉对晃司说:“我们已经回不...
全文
七绝·远离是非
1个回答2023-06-18 14:00
文 ·黄小邪·平水韵一东       彼岸之花,花开叶落庆携,叶与花永远没有相见誉裤伏之日,正如这婆娑世界的喜怒哀乐。忘川之岸,日月相隔,正如这纷扰世间的离合悲欢…       ...
全文
求“与麽”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3-02 05:35
基本解释 犹这么,如此。 唐 慧能 《坛经·自序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箇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宋 朱熹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词:“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
全文
物是人非离别歌下句怎麽接
3个回答2022-12-15 18:35
花开花落又一年
无常偈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1个回答2023-10-05 12:20
即「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偈乃阐释拦樱乎世间万物无一得以常住不坏,凡生者必灭;故唯超脱此生灭之世界,始可得寂静之真理。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撰集百缘经卷四、大智度论卷十二记载,...
全文
绝句是什麽意思
3个回答2022-12-14 10:11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成语与世隔绝什麽意思?
1个回答2024-02-13 02:58
与世隔绝 ( yǔ shì gé jué ) 解 释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示 例 这个山区基本上是~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