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诗意是什么?

2022-09-04 14:36

2个回答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⑴
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比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从字面上解释是:庐山从正面看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从侧面看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的模样都是不同的。尽管学生对文中意思是明白了,但凭有限的经验难以想像这种景象,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怀、理解诗中的哲理。我借助多媒体逐一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远景、近景、高空俯视图、山脚仰视图,学生不仅领略了庐山千变万化的美景,更是领悟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义。然后我让学生想像:如果你身在庐山中,能看到庐山千变万化的姿态吗?这是为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诗人渐渐走近庐山;诗人边登庐山,边环顾左右,却只看到山石丛林,不由慨叹“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着开展讨论:怎么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从而揭示更深刻的道理: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
相关问答
到底有没有画壁2啊?不是画壁。求解
1个回答2022-10-02 18:03
没有吧,有画皮2
一般是男生壁咚女生还是女生壁咚男生好?
1个回答2024-01-24 04:01
绝大多数都是男生主动,也有个别的女孩会主动。
墙壁的壁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3 17:20
汉字 壁 读音 bì 部首 土 笔画数 16 笔画名称 横折、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 、撇、横、横、竖、横、竖、横、
作壁上观的壁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29 13:48
作壁上观的壁的意思是壁垒。 作壁上观(拼音:zuò bì shàng guān)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在一旁观望,不给予帮助。 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作...
全文
墙壁的壁字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02 07:32
壁 [bì] 笔划 16 五笔 NKUF 部首 土 结构 上下结构 五行 土 笔顺 横折、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横、竖、横 释义 1. 墙:四~。~报。~画。~挂。~...
全文
法海寺明代壁画的壁画内容
1个回答2024-04-14 12:10
法海寺主要闻名于寺内的壁画,经过五百多年漫长岁月,法海寺大雄宝殿的六面墙上,至今完整地保留着九幅极其精美的明代壁画。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北墙门的两侧、中佛像座龛背後和十八罗汉身後两面山墙上,壁面积达2...
全文
老是说隔壁隔壁,隔壁到底是哪儿
1个回答2022-11-04 09:35
隔壁就是邻居,对门
墙壁的壁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04 17:15
横折、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横、竖、横共16画
面壁十年图破壁是关于哪两个典故?
1个回答2024-01-30 17:19
面壁思过凿壁偷光或者可以理解为面壁指的是思考,破壁指的是行动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