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

2022-09-08 11:14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个回答
忘世 就是忘记世界
忘我 就是忘记了自己
忘言 就是忘记了说话
“忘我”体现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只要"心远",就自会去寻求偏远之地,从而达到无车马之喧的境界;再是只要"心远",无论地之实际上的偏远与否,都会达到心灵的宁静,忘却自身.
“忘世”体现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采菊东篱,有如倾听着大自然美妙的音响,观赏着大自然美妙的画面,已经陶醉进去,忘却了尘俗.
“忘言”体现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说自己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诗人由"欲辩"而达"忘言",这也是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吧!
相关问答
陶渊明《饮酒》中体现的“忘我”“忘世”“忘言”三层心态
2个回答2022-06-09 17:52
“忘我”体现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只要"心远",就自会去寻求偏远之地,从而达到无车马之喧的境界;再是只要"心远",无论地之实际上的偏远与否,都会达到心灵的宁静,忘却自身. “忘世”体现在"...
全文
饮酒其一 陶渊明 赏析
0个回答2022-09-27 22:38
陶渊明写的《饮酒》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7 07:25
真意: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这首诗我们这学期才学的,书上就是这么翻译的。
陶渊明饮酒赏析
1个回答2022-12-02 17:25
见字表达了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映入眼帘,见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当时悠闲自得的闲适之情。
赏析陶渊明《饮酒》
1个回答2022-09-10 10:26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静穆”、“淡远”的志趣
你如何理解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忘世忘我忘言人生心境三境界的真正内涵
1个回答2022-12-24 07:51
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第一层,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通过诗中的几个词语可以领会是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现状;第二层,通过所写的景物可以体会到作者不...
全文
你如何理解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忘世忘我忘言人生心境三境界的真正内涵
2个回答2022-10-05 10:03
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第一层,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通过诗中的几个词语可以领会是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现状;第二层,通过所写的景物可以体会到作者不...
全文
饮酒 陶渊明
1个回答2024-01-26 00:09
陶渊明《饮酒》赏析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
全文
陶渊明《饮酒》全文?
1个回答2024-03-19 07:11
《饮酒》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之一。以下是《饮酒》的全文、译文、出处、创作背景、使用环境和作者简介: 全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全文
陶渊明《饮酒》 全诗
1个回答2024-03-17 17:21
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白话译文: 衰荣没有固...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