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秋登兰山寄张五的赏晰

2022-09-11 20:48

1个回答
秋登兰山寄张五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内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作者小传】: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注释】:
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一作“兰山”,误。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试:一作“始”。“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清秋:一作“清境”。
平沙:又作“沙行”。
舟:又作“洲”。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相关问答
秋登兰山寄张五每句诗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9-13 23:45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
全文
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
1个回答2022-12-28 03:17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内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
全文
秋登兰山寄张五
2个回答2022-07-04 01:55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内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
全文
<寄小读者>赏析?
1个回答2024-05-20 14:53
  赏析   冰心老人睡去了,而她的文章依然活着。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以这一种觉...
全文
《秋夜寄邱员外》赏析
3个回答2022-05-27 00:31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请指出幽人未眠的原因。 答:幽人:隐居之人,指丘丹。 此是作者的想象,诗人设想丘丹也因秋兴而未能成眠,以实带虚,写出...
全文
罗兰《秋颂》的赏析,速求啊~!
1个回答2022-09-21 17:10
三十到底是啥事
《洞仙歌 别后有寄》 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9-09 03:59
是宋词赏析么。。。。
秋登兰山寄张五这首诗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12 06:10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
全文
秋登兰山寄张五全诗意思
1个回答2022-07-05 14:02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
全文
秋登兰山寄张五怎么断句
1个回答2023-10-07 03:45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