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入蜀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2022-09-22 11:13

1个回答
这首诗,风格清新俊逸,曾被前人推崇为“五律正宗”(《唐宋诗醇》卷一)。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精工严整,而且,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描写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实现主旨,更富有韵味。清人赵翼曾指出李白所写的五律,“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瓯北诗话》卷一)。这一评语很精确,正好道出了这首五律在对偶上的艺术特点。
相关问答
送友人入蜀
1个回答2024-03-28 15:25
诗人一开始写蜀道艰难,暗指作者入京后的不得志,而后写入蜀后、旅人一路行程必然或可能经过的地点和环境,为行者分忧,向行者劝勉。诗人重点写蜀道的崎岖和瑰美风景目的是指友人必然经过一段艰苦的历程,而后到达舒...
全文
送友人入蜀
1个回答2024-03-05 11:38
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迭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象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
全文
《送友人入蜀》
1个回答2024-03-12 18:51
蜀道一方面显得峥嵘险阻,另一方面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瑰丽的风光就在秦栈上:“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此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
全文
送友人入蜀
1个回答2022-08-23 15:53
诗人一开始写蜀道艰难,暗指作者入京后的不得志,而后写入蜀后、旅人一路行程必然或可能经过的地点和环境,为行者分忧,向行者劝勉。诗人重点写蜀道的崎岖和瑰美风景目的是指友人必然经过一段艰苦的历程,而后到达舒...
全文
李白《送友人入蜀》全文
1个回答2024-03-12 07:39
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送友人入蜀
1个回答2022-10-08 00:56
表达了李白对友人都的依依不舍之情
送客入蜀译文
1个回答2024-03-06 08:08
《送客入蜀》译文:入川的剑阁迢迢你我相见只能在梦想间,那半途中的梁山此时被行人的归路盘绕。明日一早你就要骑马挥鞭启程离开长安,秋雨槐花时节我和你将要告别子午关前。 原文: 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
全文
送友人入蜀的注释译文
1个回答2024-02-27 07:26
⑴见说:唐代俗语,即“听说”。蚕丛:蜀国的开国君王。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 ⑵崎岖:道路不平状。 ⑶山从人面起:人在栈道上走时,紧靠峭壁,山崖好像从人的脸侧突兀而起。 ⑷云傍马头生:云气依傍握...
全文
送友人入蜀 李白
1个回答2023-02-17 23:23
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送友人入蜀的翻译和鉴赏
1个回答2024-03-05 09:19
  本子上只要写翻译,不用写鉴赏。  拓展上再做好题目  就可以了 翻译就用上面那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