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王建》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象?

2022-09-25 10:13

2个回答

描写了庭院、白色的地面、大树、鸦雀、露水、桂花、月亮。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相关问答
描绘《夜》的夜景
1个回答2024-02-02 09:52
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全文
夜宿山寺描绘了什么景象
1个回答2022-09-07 03:28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静谧的夜晚,平静的星光下,高山之上的寺院巍峨百尺,仿佛身在楼上的人们只需轻轻伸手,就可以采摘到天上的星星。诗人不敢大声说话,恐怕自己的声音冒昧,惊扰到...
全文
描绘日落的景象
1个回答2024-01-20 19:50
  夕阳落在了白杨树上,顿时夕阳像一个挂在树上的大石榴   日落:   1 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不一会儿,那红色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了。   2 ...
全文
观书有感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1个回答2024-03-02 03:01
这首诗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因为春水浩荡汇入江中,巨大的船只漂浮在水面上像轻轻的鸿毛。江水枯竭的时候,蒙冲巨舰搁浅在浅水中,要使其移动,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而如今春水浩荡,船只在水面上从流飘荡,显得轻快...
全文
描绘月夜的优美景色
1个回答2024-02-27 17:49
花朝月夜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南朝·梁元帝《春别应令诗》:“动春心花朝月夜,谁忍相思今不见。” 星前月下 指月夜良宵。亦作“月...
全文
用自己的话描绘《夜》(叶赛宁作)中所写的夜景
1个回答2024-02-15 07:04
河水悄悄停止了,刘涛缓缓地进入梦乡夜莺的歌声,沉静了一来了四下一片安静,只听见溪水清清的歌唱明月,在天上照着大地周围的一切披上赢一,许多星星,照在大和尚小西的波浪在荡漾被。
《秋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1个回答2022-12-02 18:26
《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它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好的故事第三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什么的景象?
1个回答2024-02-19 09:25
好的故事第三自然段描绘了生命力极强的一丈红,大红花和斑红花在水中浮动,倒影“忽散”、“拉长”,清澈碧绿的河水成了“缕缕的胭脂水”,斑斓美丽。茅屋,狗,塔,村女,云……,交相浮动,交织成“泼刺奔迸的红锦...
全文
《观书有感》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景象?
1个回答2024-03-06 19:27
半亩方塘像镜子打开一样 ,天上的景色来回移动
乌夜啼李白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1个回答2022-12-25 12:04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是这首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