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它的完整的是什么

2022-09-25 18:56

2个回答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关问答
孔子有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它的完整的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7-24 13:15
以下是孔子原话的译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竖拍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它的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祥陆,四十岁遇到...
全文
( )之年 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3个回答2023-01-09 21:30
垂髫之年(三四岁到八九岁)弱冠(20)而立(30)不惑(40)知天命(50)耳顺、花甲(60)古稀(70) 杖朝(80) 耄耋(八十、九十)期颐(百岁)
什么年,后来是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
2个回答2023-08-15 19:22
弱冠,而立,不惑主要指的是男子。以下是古时候对于男子的称谓: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
全文
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分别是几岁?
3个回答2023-02-14 21:32
弱冠是指二十岁,戴上已成年的帽子,但比较年少,而立是三十而立,三十应该人格自立,事业自立,学识自立,四十而不惑,四十遇事不迷茫,稳重,五十知天命,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5-30 18:40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 言:谦卑 中 传递祥和! 行:举止 彬彬有礼! 现常用来指人开始有所成就。 三十而立: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 这个时候做事合于...
全文
三十不立,四十而惑
1个回答2024-02-14 20:54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今天的我,突然悟到了另外的一句话:三十不立,四十而惑! 为啥这么说呢,还是源于最近教育机构双减改革,导致我目前的学校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今天晚上学校的三位负责人也对...
全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5-30 18:4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意思: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全文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后面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3-02 08:10
後面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全句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钜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后面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01 09:33
後面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全句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钜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往后完整的怎么说?
5个回答2022-10-20 10:08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中的第4章。
热门问答